疫情期间,如何才能吃的放心?

2020
06/13

+
分享
评论
北京和睦家医院
A-
A+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除了做好外部防护之外,食品安全也是防护工作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新冠病毒的相关特点,掌握在家及外出就餐注意事项,帮助我们更好的防止“病从口入”。

新冠病毒的特点

1. 对热敏感

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诊疗方案中提到56°C 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1 根据病毒学理论,温度越高,病毒灭活速度越快。

在对类似新冠病毒肺炎的SARS和MERS研究中发现,SARS病毒在75°C 15分钟可被灭活,而MERS病毒在65°C的15分钟就可被有效灭活。

2. 可在物体表面短暂存活,经接触传播

SARS和MERS的研究指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病毒可在塑料,玻璃,金属表面存活超过72小时甚至更久。

因此,这些病毒有可能短暂停留在我们日常接触的物品和食物表面。

3. 病毒浓度越高,存活时间越长

针对SARS病毒的实验发现,在病毒数量提高100倍的条件下,其在纸张表面的存活时间可从5分钟以下延长至1天之久。

这提示我们,若身边已发现确诊病例,就更要好好做好全方位防护。

4. 免疫力低下、有基础病(如糖尿病,心脏病,哮喘)、和老年人群似乎发展成重症的风险较高8,更要重视防护和食品安全。

食物加工篇

1. 生吃的瓜果请洗净或削皮食用;易感染人群可考虑用开水短暂浸泡瓜果。

2. 动物制品(肉,蛋,海鲜,未经高温/巴氏杀菌的奶制品)应确保烹饪至完全熟透方可食用。拒绝野味!

3. 剩菜剩饭应该用饭盒或保鲜膜密封包裹并及时冷藏,食用前彻底加热;易感染人群建议避免食用未加热杀菌的食物(如凉菜、沙拉)或剩菜剩饭。

4. 若常和外界接触(因需出门较频繁),在家用餐前用开水短暂浸泡餐具。有条件的家庭可用消毒柜为餐具和炊具消毒。

5. 选购食材时,减少接触食材的时间,尤其是生的动物制品。触碰后及时彻底洗手。

6. 加工生熟食,刀具和案板应分开,每次使用前应用热水浸烫。

在家/在外就餐篇

1. 彻底洗手再吃饭;食用带包装的即食食物前应先洗净双手。

2. 与一同就餐的人尽量间隔1米以上(WHO建议的社交距离8),避免飞沫交叉感染。避免和出现症状的人一起就餐。

3. 询问餐服人员餐具是否已消毒,若不放心可要求用开水冲洗餐具。

4. 避免聚餐分享食物,如果无法避免聚餐,请使用公共餐具(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制。

5. 在外就餐或点外卖时,避免生冷或半熟的食物(如凉菜,沙拉,水果,刺身,七分熟以下牛排,三明治)。

6. 点外卖,尽量选择高温长时间加热过的食物。(针对易感染人群)如果收到的外卖自测温度低于60度,可自行加热以确保安全。

7. 选择便利店冷食时可要求店员帮助加热,饮用罐装饮料前用热水或清水清洗易拉罐罐口。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疫情,放心,期间,食物,餐具,沙拉,MERS,新冠病毒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