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史蓓蓓:早就被拉黑的3种避孕方式,你还在用?
要怎么避孕最好呢?
明明我是安全期,怎么会怀孕?
为什么我吃了紧急避孕药也还是中招了?
避孕似乎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口口相传,免不了以讹传讹。安全期是月经“前三后四”还是“前七后八”?安全期爱爱就不会怀孕?用安全套肯定万无一失?紧急避孕药,事后一粒万事大吉?这些说法到底对不对,它们究竟是真理还是谣言?科学避孕,您真的会吗? 今天的科普分享,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有关避孕的那些事儿。
现在的避孕方式有很多,国际上用每百名女性一年累积失败率来衡量各种避孕措施的可靠性,名曰“珍珠指数”。数值越低,就代表这一避孕方法越可靠。按照指数,我们给各种避孕方式排个名,高效的避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输卵管结扎术、皮下埋置术、复方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LNG-IUS)、普通铜环。
当然,不同的避孕方式适合不同的人群,最常见的分成两大类,短效避孕方式和长效避孕方式。 短效避孕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适合短时期避孕的方式,适合于年轻人或者短期内有生育计划的夫妻。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套、紧急避孕药、体外射精、安全期避孕法。其中只有避孕套和短效口服避孕药是适合日常使用的靠谱避孕方式。而体外射精和安全期避孕法,皆属于不靠谱的、失败率高的避孕方式,不建议使用。至于紧急避孕药,则仅适用于紧急状况,不应该作为常规避孕手段。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避孕套的年失败率大概在2%左右,而短效避孕药的年失败率低于1%。不过,由于大家在实际生活中存在使用不当(避孕套的使用不当、质量劣质等)的情况,它们实际的年失败率分别为18%和9%左右。避孕套虽然不属于高效避孕方式,但它在避孕的同时,还能有效预防性传播疾病。
对于短效避孕药来说,则存在漏服、忘服等情况。短效避孕药成功率更高、体验更好,主要适用于信任的人,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应该全程使用避孕套。如果你们是固定长期伴侣,彼此确认对方是安全的,那么就可以尝试服用短效避孕药。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不是都说“是药三分毒”,没事吃药真的好吗?而这个药名字都叫短效避孕药了,能长期吃吗?简单地说,复方短效避孕药里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两种激素浓度都会在女性怀孕期间升高。每天吃一片,能够让身体维持在类似怀孕的激素水平,让大脑以为你怀孕了,于是通知卵巢停止排卵,从而达到避孕的效果。至于它为什么叫做短效口服避孕药,是因为每片药的剂量很小,维持的时间很短,所以需要每天服用。其实,长效口服避孕药也是有的,原理差不多,吃一片能管一个月。但因为剂量大,副作用也大,所以目前没什么人吃它。短效避孕药发明至今已经过去60年,目前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如果你经常看美剧的话,就会发现它在欧美国家的普及率是比较高的。
紧急避孕药,瞎打广告误导人
在说完短效避孕药后,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另一种避孕药——事后紧急避孕药。但紧急避孕药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后药,不能作为日常的避孕手段!铺天盖地的广告词中把紧急避孕药描述成享受生命的大和谐。实际上紧急避孕药副作用较大、且失败率较高,是不应该用作常规避孕方法的,更不能长期服用。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比如:避孕套破了、女生遇到无法反抗的又没有保护措施的行为,在这类情况下,建议服用紧急避孕药,而且最好是立刻就吃,因为越晚吃避孕效果就越差。
体外射精不靠谱!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精子都会在射精时才释放出来,男性在射精前就会流出少许体液,里面有不小的概率含有少量精子。也就是说,即使很好地完成体外射精,也可能仍会怀孕。
其实,安全期可一点也不安全
女性的月经周期中,有几天是不容易怀孕的,称之为安全期,安全期避孕就是指在这个时期进行性生活的方式。安全期避孕法本身虽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因为女性的排卵周期并不那么规律,它很容易受到情绪、饮食、运动、药物的影响,从而提前或者延后。通过推算安全期来避孕,很容易失败中奖。
简单介绍完短效避孕方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长效避孕方式(LARC)。所谓长效,一般适合短期内没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以前一般推荐已生育的女性。2007年ACOG指南更新指出长效可逆的避孕手段(LARC)可作为避孕的一线选择。所以只要是短期内无生育要求的女性,都可以选择LARC。长效避孕方式(LARC)中比较推荐的有: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含铜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
其中宫内节育器作为LARC的主力军,发展尤为突出,从30年的塑料环,到70年代的惰性金属环,到90年代释放药物的IUD,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珍珠指数”竟然接近于结扎手术。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除了可靠的避孕效果外,目前还广泛应用于月经量过多、痛经的患者,可以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可谓一举两得。我院自展“PAC”服务以来,人流后可以即刻放环,减少了重复流产的风险,同时也缓解了放环手术的恐惧情绪。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