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要求张伯礼院士道歉?你等着吧

2020
06/11

+
分享
评论
健康界官方微信
A-
A+
非常不理性的,到底是谁?

作者:暗子


5月12日,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江夏方舱医院总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伯礼教授,通过网络直播为天津市大中小学主讲了一堂以“众志成城、科学防治,在抗疫斗争中彰显民族自信心”为题的抗疫思政课。

在讲课过程中,张老在课件中用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有最近红遍网络的三位新时代“网红”女性:方方、许可馨和梁艳萍。

张老毫不客气地批评道:一个人不管你的知识怎么样,学术怎么样,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人民,这是做人的基础啊。这是一个人的根本啊,一个人不能没有根,忘了自己的根,那还叫人吗?

他追问:极少数知识分子,家国情怀何在?

张老的批评却引起了方方的强烈不满。对此,方方5月13日发微博要求张伯礼道歉:

我记录在此。等着张先生的道歉。

或许近期他不会,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如果他尚有基本的常识、判断以及良知的话。我不知道张先生有什么伟业,但是这张图将会是他一生的污点,唯有道歉可以洗去这个污点。


5月14日,方方又发微博表示:一码归一码。昨天了解到,张先生疫情期间一直在武汉抗疫,并且在动了胆囊手术的情况下,很快又重上一线。我很感动,也很佩服。武汉人民会记得张先生的功劳。

就事论事:张先生以讲课方式,开启对我和梁教授的批判,而且用了非常不理性的词句,方式有如文革。这是张先生的错。

写下疫情期间“日记”的人,不知道张院士有什么伟业?

还说张院士用了非常不理性的词句?

和武汉“肝胆相照”的高龄逆行者

张伯礼院士72岁高龄,是一位功勋卓著的中医国手,在这场和疫情的抗争中整整战斗了82天,他率领的团队一直身出疫情的重区武汉,这个团队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救治了564名轻症患者,而张伯礼院士本人,也因为过度劳累做了胆囊摘除的手术,手术后仅休息了三天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这是一位把胆留在了武汉的高龄“逆行者”。

按说这么一个老人,七十多了,有过那么多成绩,教教书,颐养天年就行了。今年的大年初二这天晚上,正是万家团圆的时候,张老院士接到了疫情防控指导组的电话,他们需要他即刻飞往武汉,期限初步定为3个月。

张伯礼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当时接到任务就开始打包,完全没想过不去。领导让来是一份信任,这份信任是无价的,绝对不能推辞。而且我也知道当时武汉疫情很严重,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甚至自己都想申请来。

年初三,张伯礼就动身到了武汉。10几天后,他主动请缨,要求全权负责江夏方舱医院。从2月14日启动到3月10日休舱,26个昼夜地奋战,72岁的张伯礼凭借过硬的中医技术和多年的行医经验硬是确保了全部564名病患没有一人转为重症。

由于在方舱的超负荷工作,毕竟年事已高的张伯礼胆囊炎发作了,疼得直冒冷汗。他还想硬撑,领导命令他必须立刻住院进行胆囊摘除手术。张伯礼一边接受手术一边跟同事说:不要告诉家人,我自己来签字!

手术后张伯礼的腿出现了血栓,医生说至少要卧床两个星期。

张伯礼不干了,他说:我尽量听话,多吃点药,少住点院,方舱还等着我回去呢!最后他只住了一个星期医院就回到了方舱。张伯礼笑着说,自己把胆留在了武汉,从此跟武汉人“肝胆相照”。

抗疫时期的“大坐家”

方方一个是64岁顶着作家头衔的文化创作者。方方在疫情蔓延时窝在舒适的家里,用并不完全真实的“听闻”,完成了一篇篇所谓的日记。

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的是,在美国不断针对中国企图甩锅、栽赃、追责、索赔之时,却将日记版权卖给美国等西方国家,用国人的灾难换取自己的名和利,竟然心安理得,毫无愧疚之情。


方方日记颇爱西方国家欢迎,她本人不仅上了《纽约时报》头版,而且日记定价不菲:英文版21.99美元,德文版25欧元。

引起方方怒点的是院士的这样一段话:

在武汉抗疫期间,有一些人背道而驰,这些人大家也看到了,以《方方日记》为代表的一些人,特别有些高校的教师、教授们,还有些学者们,发表了一些不当的言论。

在疫情之下,暴露出他们扭曲的价值观,被歪曲的灵魂。看到的不是光明,看到的是黑暗。整个武汉在开始的阶段,由于对疫情不了解,有点仓促上阵,确实有些混乱。

这种混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后边主流都是抗疫。都是志愿者,都是医务人员奋战,都是社区的工作者,一派蒸蒸向上,非常的井序有序,她们却看不到,描写的全是前面一段两三个星期的混乱,把它放大。

同时编造了很多不可能出现的事,我在武汉一直待着,到各个医院我也去。我们如果一个患者不幸去世了,我们都是把他身上尽可能的东西,包括纸片,包括手机,包括项链,包括手表,包括他穿的外套的衣服都给它放在一个单独的包里,给它系好了写好名字,然后把这个患者净身体,洗一遍,擦干净了,然后用被单裹起来,把他放到太平间,都是这种处理。

我们对他还有一个集体默哀,对死者有一份致敬。都是如此的,我们不可能允许把病人的手机、手表带到火葬场去烧掉,这是不可能的。怎么会出现火葬场一地的手机没人要……

而“方方日记”是怎么回事呢?《方方日记》中关于“武汉敲锣女”的事件,大意是指一女子在母亲身染病毒,敲锣求救的视频一再被删的情况下,方方把这件事写到了日记里,通过无数网友接力,她们母女得到了治疗。

但由“敲锣女”本人的微博看,“方方”是严重的篇章取义了 ,进行了不实写作。而“方方日记”是后来要在国外出版时才成为舆论热点被更多人回过头来阅读的。而后,已经出现有些网友攻击敲锣女了。

“敲锣女”在之后接受采访时,表明方方做此事有特别的意图,并不是完全地帮助自己。

在网络上,已经有很多网友发现“方方日记”有明显的悲情和黑暗导向。网友们认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社会上这般有误导性的发言是不合适的。

至于道歉?等着吧

网络上部分网友已经对方方展开了理性的、激进的、讽刺的,甚至是多媒体形式的攻击……

如今,方方还在等待着“张先生的道歉”。

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全国人民的质疑和批评,不去反省自己,却整天说这个会被钉在“耻辱柱”上,说那个没有“伟业”和“良知”。连72岁的老院士张伯礼对她的批评都要顶回去,还要张伯礼跟她道歉,真是膨胀成热气球了。

如此已经失去民族属性和国家概念的之人,才是真正没有“良知”而注定会被钉上“耻辱柱”的人,竟然还要别人向她道歉。

非常不理性的,到底是谁?


本文部分内容自:

新京报、网易新闻、新浪微博、凤凰网、@教育进行时、新华社、@首席观察。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方方,张宏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