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了那家医院的三甲招牌!”

2020
05/21

+
分享
评论
健康界官方微信
A-
A+
双方都在给彼此设置选择题:掂量掂量,看看哪一个对你的危害最轻。

作者:任平生


这年头,沙雕网友们喜欢炮制名人名言,尤其是鲁迅先生的,让人哭笑不得。

他们炮制的,比如,鲁迅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鲁迅说:时间就像沙漠里的说,不管你愿不愿意挤挤,总是没有的。

瞎掰的多了,竟有不少人信以为真。恶搞不休的网友们又借此做出个表情包广泛传播,一张鲁迅的照片附上文字:我没说过这句话--鲁迅。 

不过,有一句话,确实是鲁迅说的。

鲁迅在《无声的中国》里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拆掉房顶比凿墙开窗的危害大多了,所以他们调和折中,接受一开始开窗的诉求。大家很聪明,两害相权取其轻。

这跟“互换人生28年”事件中,家属先提出的赔偿800万,之后又提出撤销涉事医院三甲资格的诉求是何其相似。跟事件中,涉事医院先提出的只赔偿5万元精神损失,又提出让家属在指定时间和法院起诉何其相似。

双方都在给彼此设置选择题:掂量掂量,看看哪一个对你的危害最轻。

从今年3月初至今,“互换人生28年”事件隔三差五登上热搜,事情的发展一波三折。从最初时一位母亲欲“割肝救子”却发现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到发现当初生产时是医院错抱了孩子导致两个家庭的孩子互换,耽误了现在的儿子打乙肝阻断针而感染乙肝,再到因肝癌治疗费用昂贵欲让医院承担,再到协商失败后家属在律师协助下申请国家卫健委介入,撤销涉事医院三甲资格。每一个节点,都具有情感冲突的戏剧性。

事件的主人公28岁小伙罹患肝癌让人同情,母亲“割肝救子”所体现出的母爱让人动容,两个家庭互相认亲时的潸然泪下,以及28年前发生在医院的错抱,似蝴蝶效应一般在28年后产生巨大影响。

在目前的社会舆论中,被定位为弱者的受害者家属与医院就治疗费用等问题协商失败后,所提出的撤销医院三甲资格的诉求,将事件推至高点。

如果你认为家属的诉求是无理取闹,那只能说明你未身处他们之中;如果你指责涉事医院在协商中说只赔偿5万元精神损失费的做法缺德,多半是因为你并不了解涉事医院的管理者或医生。

社会舆论有一条适用规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社会舆论又是有情绪的,当旁观者感受到这种情绪,不自觉也成了半个当局者。

你会看到有医生在社交平台上发言诉说其职业环境的不安全之处,诉说医院管理的难处,认为患者家属们不考虑28年前的医疗发展状态,盲目提出高额索赔,只会制造更紧张的医患关系。你也会看到,有人说医院只讲钱不顾命、只接受表扬不承担责任的言论。

更有甚者,“28年前抱错的案例比比皆是”的说法多次出现在新闻报道的读者评论中。且不论“比比皆是”是否有数据支撑,这一整体说法就好比,既然错误那么多,你为什么要搞特殊跳出来要求赔偿?这跟《论语》里讲的“见贤思齐”刚好相反,成了见恶(wu)思齐。

“半个”当局者们并无恶意,只是在情绪裹挟下,行使着自己的言论自由权。不自觉的站在各自的对立面,做着“要么你倒下要么我倒下”的争论。

事情本可以不必发展到如此地步。

正如事件主人公患癌小伙在微博平台上发文说,“从最开始我父母去找资料时的推诿、冷眼,到认亲前后的发声积极协商担责,再到事件平息时的矢口否认、附加条约,最后到曝光时的发声道歉”,医院的做法和态度让他寒心。他看不到医院的良知和担当,看到的是医院迫于舆论压力的不断变脸。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如果没有肝癌,28岁的事件主人公正拥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还健在,夫妻关系和睦,儿子活泼可爱。但因为患上肝癌,这一切正在远离他。如果治疗效果不佳,未能战胜病魔,年过半百的父母将失去儿子,嗷嗷待哺的儿子也将失去爸爸,他的妻子也将承受丧夫之痛的沉重打击。而这一切,在家属们看来,都与28年前错抱后没给孩子打乙肝阻断针有关。

如果涉事医院能在事情开始时用热情积极的态度取代推诿和冷眼,能在事情稍有平息时本着为患者考虑的态度协商解决问题而不是矢口否认、附加条约,能在最后曝光时找到患者本人亲自道歉,事情或许还有缓和,还不至于被家属们以看似胁迫的方式申请摘除三甲招牌。

一个巴掌拍不响,事情的发展也离不开家属们的情绪助推。比如,索赔800万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抱着利用媒体放大事件影响的想法,进而形成舆论给医院和卫健部门施压。

事件中,家属在律师的协助下向上级递交材料,申请国家卫健委介入,对涉事医院的三甲资格做降级或撤销处理。这样的做法的确能引起更大的舆论关注,给涉事医院施加压力,达到让社会舆论监督其医疗行为的目的,迫使其重新考虑患者的诉求。不过,由此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目前,部分地区的疫情已有反扑苗头,需要投入更多的行政资源去管控疫情。如果家属和律师申请撤销医院三甲资格的做法,仅仅是想给医院下一个“两害相权”的套路,让其自己心虚,最终选择支付800万赔偿,那么这样的做法虽然很精明却是愚蠢的。不是每件医疗事故都要申请国家卫健委的介入,也不是每个患者都可以对着媒体说医院不赔偿我就申请撤销它的三甲资格。如果那样,中国的医患关系岂不更紧张,医疗系统岂不要乱套?

行政资源有限,公众的注意力也有限,如果不考虑现在的行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本质上和28年前犯下的错误无异。

砸一家三甲医院招牌的,可以是风雨,可以是患者,也可以是医院自己。

这个事件也让我们知道,蝴蝶效应不再只是一个理论。28年前的一个小错误,直接导致28年后一场难解的纠纷,甚至有人要付出生命,家庭破碎。教训实在惨痛,医疗服务容不得半点马虎。

最后,希望患癌小伙能战胜病魔,以及得到合理的经济赔偿,不会因此导致家庭陷入贫困,人生再度灰暗。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