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地球人平均每年都要吃掉4万多吨的阿司匹林,大约相当于1000亿片。
在近代西方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象:只要有人生病,不是吃阿司匹林就是打青霉素,可见阿司匹林深入人心。
“百年老药”阿司匹林效果还真别说,好像什么都能治:消炎、镇痛、退热、抗血小板等,适用对象几乎覆盖所有人群;冠心病、脑卒中、老年阿尔茨海默病、儿童川崎病、防治先兆子痫、治疗女性不孕和习惯性流产……
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阿司匹林更是经典用药之一,其磐石地位至今仍不可撼动。据统计,目前地球人平均每年都要吃掉4万多吨的阿司匹林,大约相当于1000亿片。
“万能”阿司匹林还是人们的床头救命宝,在心梗发作时嚼服阿司匹林能够迅速起到抗血小板的作用,促进血栓自溶、增加血管再通的可能性,减少猝死等心梗的急性损伤。
在当下这个医学科学高速发展、新药层出不穷的时代,仍然没有第二个药物能取代阿司匹林在院前急救中的尖兵地位。
然而,再好的药也不能被神化,应该理性应用阿司匹林。很多人把阿司匹林当成万金油,有病治病、没病防身,显然是不可取的。
阿司匹林也有副作用,比如其对胃黏膜屏障的破坏作用、造成胃肠道大出血的风险,是其“阿喀琉斯之踵”;其他如胃肠道溃疡、脑出血、血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抑制凝血功能、性功能减退等。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刊登一项涉及6.8万名患者的研究发现,超过1/10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不当。目前,现实中普遍存在该用的不用,不该用的乱用等问题。
那如何理性使用阿司匹林?
如果没有禁忌证或严重并发症,以下人群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1、已经确诊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2 、尤其是得过急性心梗、冠脉放过支架、搭过桥的人群;
3 、还没有发生心脑血管病,但发生的危险程度较高, 比如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 。
近年来,随着对阿司匹林研究的不断深入,FDA和相关学会陆续推荐阿司匹林作为疾病一级预防用药。
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以降低食道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的发病率。
比如,2016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来预防结直肠癌高危人群,2018年JAMA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超过5年可以降低肝癌的罹患率……
《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建议,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主要适用于经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后,缺血风险仍然增高(10年预期风险≥10%)、出血风险不高,且本人愿意长期预防性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40-70岁成人。
阿司匹林药物的适应症
阿司匹林片:适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肌梗塞,暂时性脑缺血或中风发生率。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主要用于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肌梗塞、暂时性脑缺血或中风发生。
阿司匹林散: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及关节痛等。
阿司匹林泡腾片:用于发热(感冒、流感等)、疼痛(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和痛经等)、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日益凸显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阿司匹林也不例外。
胃肠道大出血或严重出血(如脑出血)是最值得关注的副作用,出血风险较高的人服用阿司匹林时需要据此认真考量获益/风险比。
此外,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症状、典型的阿司匹林三联症(阿司匹林不耐受、哮喘与鼻息肉)、精神错乱等中枢神经症状(药量过大时)、肝损害(药量过大时)、缺铁性贫血、心脏毒性、应用于儿童流感或水痘治疗时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交叉过敏反应等。
可见,“万能”药使用不得当也可能变成“毒药”。
禁忌:
1、过敏的患者。
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3、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4、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5、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
6、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7、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
8、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究竟怎么吃阿司匹林?
首先不要自己买来胡乱吃,一定要遵医嘱!
第二,清晨服用和睡前服用各有利弊。
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此时服药有利于充分发挥高危时段的抗血栓作用。也有人认为夜间不饮水进食,血粘稠度较高,所以睡前服药也是有道理的。
第三,空腹吃好,还是餐后吃好?
由于阿司匹林呈酸性,进入胃里面后会损害胃黏膜,而且即使是进入体循环之后,也会抑制对环氧化酶-1(COX-1)对胃黏膜的合成,极易引发胃部出血以及穿孔等溃疡病的并发症,因此为了避免刺激胃部,普通型片剂的阿司匹林,一般都是提倡在饭后服用的。
但是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阿司匹林片剂,主要是阿司匹林的肠溶片(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生产工艺比普通片的阿司匹林片剂多了一层耐酸不耐碱的外壳,在胃部的酸性环境下基本不会崩解,只有在肠道内的碱性环境下才会分解,直接地减少了对胃粘膜的刺激,避免了副作用的产生。
因此阿司匹林的肠溶片最好还是空腹服用,人体空腹时的胃排空速度比较快,药物也比较容易进入肠道,饭后服用的话,会由于胃部的食物的原因而使药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
也就是说,服用阿司匹林前首先要确定片剂到底是普通片剂还是肠溶片片剂,普通片剂宜饭后服用,肠溶片剂则是空腹服用。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