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万笑笑(整理)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扩大检测范围的能力要求。
《实施意见》提出从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加强人员规范培训、加快设备产能提升、确保信息安全畅通等5个方面推进加快提升检测能力,全力满足检测需求。特别强调各地要加强三级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县(区)级及以上疾控机构、海关及有条件的县医院实验室建设,使其具备开展新冠病毒检测能力。对医疗资源相对缺乏、检测能力相对薄弱、疫情防控压力较大的陆路边境口岸城市予以重点支持。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检测设备、试剂和耗材等研究、审批、市场转化和产能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意见》要求要加强对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的监管,将检测工作纳入医疗卫生机构业务考核内容,收集检测相关信息并上报上级卫生健康部门。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前,国家就明确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建核酸检测实验室,但集中在县域的二级医院,几乎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个能力还需要哪些力量支持?
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院长史家明表示,“在这之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实验室的基础工作,一直在上不上设备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为什么在犹豫?因为担心没有那么大的业务量,增加医院负担。但是通过这疫情,我们很早就把这个实验室建立起来了,自己能给自己解决核酸检测问题,这一点我们医院走到了黑龙江省内前列。”
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晓军此前接受《健康县域传媒》采访时也强调,实验室检测人员需要本科人才,应具备PCR上岗证,而县域医院这样的人才不太多,因此要做好人才储备。同时,要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原中科大附一院委派颍上县人民医院院长邓芳建议,分子诊断要发展新学科,医院后期的能力提升肯定要做科研、拿项目,学科发展不能光靠看病,还要靠科研和教学。如果把检验学科建起来时,检验科又可以作为院部临床实验合作,它是一个学科科研的很好的公众平台。因此,核酸检测室要提前布局去建,不要当做一种经营想法,还应该去考虑它的社会价值和作为医院科研的平台科室。
责任编辑:高天和
审核:曹秋香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