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自己关注饮食健康的同时会督促家人吗?
答:家人尤其是小朋友,因为我家小朋友三个就是九岁,七岁和四岁。其实我觉得很有趣的一个过程就是说,这些饮食的训练其实从很小就开始了,这也对应到我们最近在临床上在观察,其实很多人体重,不是他成年之后的问题,他基本上是出了娘胎,开始在喂养环境,这些习惯就是慢慢在造成,所以对于家里人的这些疾病会相对关注。
可是我相信就是说应该遵循几个大原则:尽量找天然的食物,添加物比较少。其实食物的贵跟便宜不是绝对,贵的不是最好的,但便宜的出问题的几率较大。所以我们自己在家里会尽量减少这几样事情的出现:
第一个是含糖饮料
所以不管是汽水,可乐,果汁或者是调味乳,或者是比菲多这类的发酵乳类,它其实有很多糖分在里面。你会发现,如果说你减少这些饮料的出现,让家里的小朋友慢慢习惯喝水喝鲜奶,他们到后面的行为会变,对这些饮料他喝了后会觉得味道怪怪的很甜。
第二个就是高热量的食物
他是有很多种的形态出现,包括热量高而且是精致的淀粉或者高糖类的东西或者很纯粹的糖果。可是我觉得生活需要平衡,反倒是你在这样过程你要训练家里的小朋友是适时的在你的监控之下接触这类的食物,他们终究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可是在你可以控制情况之下,在适当的情况之下,当你可以吃的到,然后知道这样是什么东西,所以他们再回头再对比这些比较健康的食物的时候,自己也会说做出那种选择出来。
在饮食上,我想说,其实价钱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分别,其实是他的材料不是他的做法,就像在台湾,其实有些很传统的吃饭的地方,他是有很认真的师傅在做菜,他挑的是很好的材料但不是很贵,可是他是传统的三四十年的认真在做着这种老店。所以当你习惯让家人吃这样子的,有认真在做的食物,转头再接触到一些像连锁形态的速食调味料这些食品的时候,他们就会说,爸爸你讲的是对的,这家和这家是不一样的。他们其实慢慢也会区分到这两样的差别。
所以我觉得就是说在这样子的饮食教育训练也是这几年来我们在门诊会跟病人分享的事,他们必须在意食物里面有什么样的东西,你挑的东西到底好不好,那家人的话其实就是慢慢的我就看着这个小朋友做面食就会觉得很有趣,他们其实有一个空白的模板,你做过这样的事情之后就会变得不一样。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