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泉州市17家县域公立医院抱团组成医用耗材采购联盟,与66家提供防控物资的医用耗材生产商进行了长达12个小时的竞价谈判。此举不仅节省了各家医院的成本,也实现了采购信息的共享,一年可为17家医院节约近2000万元的防控物资支出。
1月底开始,受疫情影响,全国防控物资供应紧缺。眼下,疫情防控虽进入常态化阶段,但受市场规律影响,防控物资的价格仍有起伏,各生产商提供的产品、质量及价格也参差不齐。
为进一步降低医用耗材采购成本,在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泉州市医疗保障局的指导下,晋江市医院等17家泉州县域公立医院联合组建医用耗材采购联盟,采用联合带量、以量换价、集中采购模式,旨在保障医用耗材质量和临床使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以较低价格进行医用耗材的采购。
“以往都是各家医院各自在常规采购目录里选择采购,采购量不大,因此以量换价优势不足。当前,各家医院防控物资需求量依旧很大,支出必不可少,因此组成联盟抱团采购以降低成本十分必要。”晋江市医院设备科副科长吕俊明介绍,采购联盟成立后,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经联盟管理委员会讨论,选定防控物资作为首批集中采购对象,包括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一次性医用隔离衣/手术衣、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医用N95)等10个品种。
据了解,活动当天,总共有66家医用耗材生产商进入遴选环节。对于参与遴选的厂商而言,一旦没有入选,意味着将丢失泉州市县域公立医院市场的“半壁江山”,所以,当天各家参与遴选的厂商十分谨慎,现场气氛显得尤为紧张。
产品质量与价格是竞价的焦点所在,每个产品的遴选包括综合评比及带量谈判两个环节,两个环节综合评估后确定得分最高者。
在谈判现场,不少厂商代表在第二轮的带量谈判中,数次现场致电“一把手”征求意见,将价格一降再降,以争取更高的得分。
为了确保整个采购环节公平有序进行,联盟成员单位邀请了泉州市医疗保障局药械采购监管科、晋江市纪委监委驻晋江市卫健局纪检监察组的相关负责人全程现场指导、监督,同时全程录音录像。
晋江市医院负责人表示,此次晋江市医院牵头发起的以自愿组合、抱团谈判、以量换价、共建共享为目标的举措,创新采购新模式,实现了采购信息资源共享,让各成员单位得到了实惠,联盟今后将继续采用这种做法。
此外,联盟也会将采购领域拓展到其他日常医用耗材,此举将一定程度降低患者的诊疗支出,减轻患者的负担。
据介绍,集中采购遴选活动成效明显,各种物资采购价均有一定降幅,如医用防护口罩(医用N95),原价16元/个,联合带量集中采购遴选后降到5.4元/个,降幅66.25%;医用外科口罩,原价1.98元/个,联合带量集中采购遴选后降到0.85元/个,降幅57.07%;医用防护服,原价100元/件,联合带量集中采购遴选后降到60元/件,降幅40%。
吕俊明表示,此次的价格可以说是当下同类型医用耗材采购最低价,预计1年能为联盟单位防控物资的采购节约近2000万元。
编辑:乔一
福建卫生报记者:张鸿鹏
通讯员:陈丹红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