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急诊科接收了一个患者,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大爷是一名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疾病。
这些疾病导致大爷脑干出血住进了医院,在陷入深度昏迷的同时,还出现了呼吸衰竭,肾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
只有进了医院才知道什么叫花钱如流水!
住院十天花了十多万,不过还好有医保能报销一部分,但还有一大部分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
依据目前的医疗水平,并不能确保挽救老人的生命,或者说,有可能人财两空。
大爷的三个儿子经过一番商量之后找到我们,一致同意放弃抢救!
面对这个决定,确实让人感慨万千,能怪三个儿子不孝顺吗?好像不能!
一直治下去,自己的小家就散了,还可能人财两空,在老人和小家之间怎么选?这是个世界难题,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会选择后者。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字:穷!
正如《我不是药神》里面的假药贩子张长林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这病没法治,也治不好!
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并不想消费我们的爱心,只是在ICU门口,积蓄就是医院的,掏空了全部财产才有可能换回来一条生命,才有可能让老人、孩子活下。
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看见朋友圈有这样的内容,一开始大家都会点开看,但是多到后来麻木了,再到后来出现很多负面新闻,很多人便不再关心,甚至鄙夷。我们无法想象他们最亲近的人有多么难受,也无法体会他们多么心如刀绞。
曾经看过有个采访《如果有一天,你生了一场大病》,里面问到几位父母:如果你的孩子生病了,治疗费用超过多少你会放弃?
父母们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分。
父母永远不会放弃孩子的。可反之,如果是父母自己生病了呢?他们会给自己治病花钱多少?
治疗费不够,有的父母甚至直言:“那我就不治了,反正早晚得走。”
打败穷人的,是钱,续命的,也是钱!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大部分人的收入,根本无法承受一场大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不管是自己还是父母。
我经常普及一些疾病知识和急救技能,可一场大病要花多少钱,你们心里有数吗?
● 少儿白血病:50-80万,平均60万。
● 癌症:30—70万元,平均56万元。
●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每次平均1305元, 一年16.5万元,平均24万元。
● 脑中风:15万元以上,平均24万元。
●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发现36万,血管复通手术15万以上,平均27万元。
● 重要器官移植手术:肾移植手术30万元,肝移植手术60万元...
住院费、营养费、护理费、设备使用费等,随便一圈下来,就能轻易的将一个家庭几代积蓄全部没收。
在医院,很多时候不是生与死的厮杀,而是贫穷与富有的对决。
虽然说现在国家一直在努力建立健全医疗体系,近年来医疗问题也得到了有力的改善,但中国体量大,人口众多,社会医保资金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显得非常有限。
此外,医保的报销范围非常有限。全国19万种药品中,只有2600种甲类药(最常见用药)可以100%报销,癌症治疗中经常会用到的进口药和器材都报不了。
那些被纳入医保的抗癌药也不是想报就能报的,医保局每年只分配给医院一定报销额度,必须严格控制药占比在30%以内,超出的部分就得自己贴钱。
所以知乎上就有医生匿名留言,为了控制药占比,开一瓶5000元的药就至少要开超过一万六千块的的其他费用。
癌症药品不进医保,病人买不起。进了医保,医院不敢开,病人买不到。这就是医保报销的尴尬现状。
从国内统计数据来看,能覆盖昂贵自费药的商业保险的参保率也并不高,大多数国人还难以自救。
值得深思的是,许多人拥有奇特侥幸心理,为万分之一的的赚钱概率而付费,比如彩票;却不愿意为一生72.19%概率患重疾的风险而转移付费,比如保险。
说到保险,有些人嘴上可能会“呵呵”,心里甚至会“呵呵呵呵”,其实我们对于一些事物的“偏见”源于我们对其了解的不够全面。 实际上,保险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就是,我们通过缴纳保费让未来财务状况变得确定一些。
比如没有保险,你未来财富值可能是【-80万,300万】,负值可能是家庭变故、重大疾病遭受的财产损失;而有了保险,你未来的财富值可能是【120万,300万】。 所以,买了保险比不买保险,未来财富的波动更小,抵抗意外风险的能力更强,确定性更强。 套路那么多,应该怎么避免踩坑?
生命无常,在急诊科面对太多生死离别的场景,大大提高了我的风险意识。我曾花了2个月时间去研究各种保险,发现了其中被我忽略的两个真相:
1)年龄越大保费越高
(以市面上某产品举例)
2)生病时想要保险将被拒保
(截取部分健康告知)
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人因为血脂高、甲状腺结节、胃炎等一些看着不起眼的毛病真的会被拒之门外。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