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梅志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表示,防疫斗争中的实践证明,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突发事件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但在斗争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短板。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立足于更精确更有效地防,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加强预警能力、提高人员素质、改进投入机制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
构筑起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明确强调要构筑起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习近平表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习近平指出,要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要加强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其技术、能力、人才储备。要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要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要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稳定基层疾控队伍。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
习近平强调,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要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提升传染病检测能力。要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发挥基层哨点作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体系,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覆盖形势研判、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社区指导、物资调配等领域。要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先期处置能力。
公卫体系人才待遇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马晓伟指出,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公卫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的基础条件;其次要完善疾控中心功能定位,“在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当中,进一步加强对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和应急处置的能力,明确国家CDC、省级CDC、市级CDC、县级CDC各自的功能定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
省级CDC要加强区域防控工作的指导、监督、质量评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市和县级CDC要进一步加强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对地区性传染病疾病谱的日常监管和监测;县级CDC和社区医疗机构要夯实基础,加强社区的管理和防控,在基层筑牢防病的基础。明确了四级CDC各自的功能,理顺体制关系,才能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协作机制。
之后要创新医防结合的机制,把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的体系和医疗救治的体系,在机制上打通,实现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因为大家知道,生病了是要去医院的,发现在医院,报病在医院,CDC的体系必须和医院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将在体制创新上、在机制保障上、在人员管理上,将防治结合真正落地。
人才建设历来各大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马晓伟介绍到,着重培养病原学检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使国家对重大传染病日常监测、应急预警、现场调查、形势研判以及流调过程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在这方面再上一个台阶。
马晓伟说道,国家在健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准入、使用、待遇、考评和激励机制方面要有一些新的政策出台,大家看到报道,中国预防控制体系的人才过去有一些流失,所以在人才培养和待遇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提高。
责任编辑:梅志
审核:曹秋香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