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堵奶如何是好?
如果问产后初期的母乳妈妈们,母乳喂养最怕遇到什么问题,我想“堵奶”这一项一定是名列前茅的。 有的妈妈因为产后初期频繁堵奶,引发乳腺炎,甚至导致脓肿,这种经历显然就像噩梦一样,也给初为人母的新手妈妈带来很大的心理阴影。 在我从事母乳喂养咨询以来, 堵奶是我擅长处理的一项 ,也遇到了因为各种原因堵奶、乳腺炎的妈妈,最常见的是生理性涨奶的堵奶、小白点小白泡引起的堵奶,奶量太多等引起的堵奶。 而最近遇到的这位妈妈,同样的是堵奶,她的经历可以说相当坎坷了,一起来看看我是如何陪伴她面对这个最常见的哺乳难题。 这位妈妈当时是产后24天,反复堵奶发烧,导致乳腺炎,找到我咨询时,已经是第四次堵奶发烧了。 她的日常除了喂奶、吸奶,就是月嫂帮助她手挤奶,解决硬块、冷敷,睡眠时间很短,也没有时间抱宝宝,和宝宝互动。妈妈的心里很着急,情绪也比较崩溃。 和妈妈详细沟通并收集了资料以后, 我发现宝宝亲喂效率低,宝宝白天亲喂4-6次,每次25-45分钟,可是只有前面的几分钟有吞咽动作,因此妈妈还需要用吸奶器吸、手挤奶等方式移出乳汁瓶喂给宝宝, 每次亲喂结束还要补充80-100毫升,晚上直接瓶喂补充80-100毫升, 妈妈无形中就增加了乳汁的移出,使得妈妈奶量供大于求,经常涨奶,导致反复堵奶、乳腺炎发烧。 同时,妈妈使用吸奶器的方法不对,因为喇叭罩太小,吸奶时不断摩擦乳头乳晕区,导致乳头疼痛、水肿,亲喂时出奶不顺畅。 接下来,我针对妈妈遇到的哺乳困难,一一提供指导的方案。
一
提高宝宝亲喂有效性
通过视频沟通,反复调整妈妈的哺乳姿势,宝宝吸吮效率进步很大,有效吸吮时间能达到20-30分钟,亲喂之后需要瓶喂补充的量也减少了很多,从80-100ml减少到了20ml毫升,妈妈很开心,也更有自信了。
二
指导妈妈正确使用吸奶器
在沟通过程中,我发现妈妈不会正确使用吸奶器,于是我教妈妈吸奶器的使用方法,并建议更换大一号的喇叭罩,同时也视频指导妈妈家的月嫂阿姨帮助手挤奶。 通过调整,吸奶效率提高,手挤奶效率也提高了,妈妈硬块部位的疼痛也缓解了很多。 吸奶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吸奶器知识宝典,每位妈妈都需要知道!
三
给妈妈充分的心理支持
由于妈妈乳房硬块反复出现,并且伴有发烧的症状,妈妈很焦虑,家人也很担心是不是已经化脓了,或者是其他乳房严重的情况。在我的建议下,妈妈去医院进行了彩超检查。 看完医生后,妈妈还是很焦虑,于是我又约了她和她的先生一起视频沟通,针对她的乳房现状,结合喂养情况进行沟通和指导。 妈妈 堵奶主要是因为 宝宝吸吮效率低,加上吸奶器的使用方法和手挤奶方式不正确,导致乳房局部的奶排出不畅,加上奶水多,供大于求而导致的。 因此,我 建议妈妈 继续提高亲喂有效性,慢慢恢复纯母乳亲喂,在亲喂结束后,继续使用吸奶器吸奶,局部硬块部位手挤奶几分钟,硬块部位用冷敷方式缓解疼痛,并且遵医嘱用药。同时也要观察乳房硬块的变化和体温情况。 随着陪伴时间结束,妈妈基本可以应对自己乳房硬块问题,亲喂效率也在逐步提高,妈妈更加自信,更有方向和力量去面对母乳喂养中将要面对的各项问题。
陪伴结束一个月后我跟妈妈进行回访时,妈妈反馈给我信息。 妈妈已经基本不堵奶了,乳房平时还是蛮舒适的。宝宝55天的时候已经彻底回归纯母乳亲喂了,宝宝体重身长都很好,生长曲线正常,妈妈很开心,再次对我表示了感谢。 堵奶是母乳妈妈难以避免的大难题,而反复堵奶更是母乳喂养的拦路虎,很多妈妈就是因为反复堵奶、疼痛难忍而直接断奶。 实际上,堵奶一定是有原因的,反复堵奶的妈妈,都各有原因。 可能是是宝宝哺乳效率不佳; 可能是妈妈乳头有损伤,白点白泡,溃疡导致乳汁出口堵了; 也可能是吸奶器使用不当,也有可能是奶太多了等等。 要解决这个大难题,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背后的元凶,但母乳妈妈由于自身知识有限,加上当局者迷,面对反复堵奶、乳腺炎,更多时候是惊慌失措的,这就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了。 因此当面对反复堵奶时,除了在线下找通乳师上门服务,线上咨询也是很好的选择,它跨越了地域的限制,专业的泌乳顾问或母乳指导更能 基于科学循证的知识,综合考虑母婴状态、妈妈的心理,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妈妈们找到反复堵奶的真凶,顺利实现母乳喂养。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