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微藻注射进体内,想想就很“浮萍”!这项很“绿”的研究,居然可以将癌症赶尽杀绝

2020-06-07   浙大二院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注射?可行吗?有什么用?

微藻是啥

???

反正肉眼看不清

~~~

这是一种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藻类,在陆地和海洋都有广泛分布,营养丰富,油脂量高,光合利用度高(听起来好像可以吃~~)。


微藻是一种藻吗?其实不然,微藻是个大的概念,里面包括蓝藻门、绿藻门、金藻门和红藻门4个藻门,我们经常听说的螺旋藻、小球藻等就是属于微藻。

 

图片来源于众创TV


其实微藻并不神秘

营养丰富的它,可以做食物、保健品、面膜——

螺旋藻手工面包、螺旋藻挂面、微藻饼干,还有微藻狗粮……

图片源于宜家、淘宝、Enjoy Life Foods、optimuspet.org


油脂量高的它,可以做燃料——


 


光合利用度高的它,可以~~~当灯泡——

 

建筑设计师 Jacob Douenias 设计的“微藻光合作用灯”


最近,浙大二院的专家们

还把微藻“种”在肿瘤里

杀 癌!!

近日,浙大二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团队与孙毅团队合作,在工程化活性微藻的体内癌症治疗应用上取得新进展,在Science旗下综合性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题为“Engineered algae: a novel oxygen-generating system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of hypoxic cancer”(《工程藻类:一种新的产氧系统,有效治疗低氧癌症》)的研究论文。该文被期刊编辑部选为rotate highlight 图片重点推广。



 

放疗后效果不佳的肿瘤

或许可以用用微藻


 

目前癌症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化疗)、放射治疗(放疗)。放射治疗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目前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参与了约70%肿瘤的临床治疗,比如肺癌、鼻咽癌、肠癌等。


绝大多数的癌症,其肿瘤细胞向外“扩张”过程中,中心区域的细胞会出现缺氧,呈现一种“冬眠”状态(因为肿瘤细胞生长在我们的身体上,即使缺氧,也不会死去)。


此时,放射治疗对肿瘤发起“猛攻”,肿瘤外围的一大圈细胞都能被“杀死”,但对中间缺氧“冬眠”的细胞却没什么杀伤力。“冬眠”细胞因为外围细胞的凋亡,反而重获氧气,开始复苏并生长,而且比之前的细胞更顽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面对这样“油盐不进”的“冬眠”肿瘤细胞,医生们绞尽脑汁……


浙大二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的周民也一直关注低氧癌症的治疗。有一次,他和浙江大学农学院的专家学者一起聊天,他们聊起正在养殖的微藻,提取里面的物质做成营养品、保健品、护肤品等。


重点来了!当他们聊到微藻超强的光合作用时,周民的眼睛突然亮了!对呀,这微藻,不就是“超级制氧机”嘛,hiahiahia~~~

 

哎,你这“天”不错,卖我两斤



实验室开工——


周民团队和孙毅团队随即在乳腺癌和肝癌上进行实验,把经过工程化改造的活性微藻,输送到低氧肿瘤区域。结果和预料的一样赞:微藻介导的光合作用在低氧肿瘤原位产生氧气,显著改善了肿瘤的低氧环境,放射治疗功效明显提升。同时微藻释放的叶绿素在激光(光动力治疗方法)激发下产生活性氧,进一步赋予光敏作用,增强肿瘤细胞的凋亡。

 

(光照下,微藻快速产氧来改善癌细胞的乏氧状态;在X射线照射下高效破坏癌细胞的DNA,实现放射治疗增敏效果;随后释放出来的叶绿素可以实现联级光动力治疗。) 


要想达到上述效果,吃微藻可没啥用!


那么问题来了

这微藻,到底怎么“种”到肿瘤低氧区呢?


不得不说,这些专家真不是盖的:他们给这看不见的微藻穿上了红细胞的膜。

 

小编,你讲得似乎挺明白

但我还是看不懂


每个人身上都有红细胞,它可以在体内自由穿行。但微藻不行,它是“外来物种”,神圣人体不可侵犯。


那怎么办?周民等想了个好主意,他们把红细胞的衣服(就是它的膜)脱~下~来,没错,就是脱下来,给微藻当马甲。于是伪装成红细胞的微藻,制备成微藻液,通过注射浩浩荡荡地进入小白鼠的体内,有部分就进入了肿瘤低氧区。

 

肿瘤中的工程化微藻(绿色)


生物老师上线~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有什么?


肿瘤在体内,光在身外,那微藻怎么照到光呢?


周民介绍说:对于乳腺肿瘤,局部体外照光,即可满足微藻对光的需求。对于其他肿瘤,比如肠癌,可以通过纤维镜,将光送至肿瘤区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

这些微藻

会不会繁殖

最后身体变成一片~~~

 

图片来源于嘉兴日报


小编脑海中已经一片绿了,还好周民及时打断了小编的猜想。“工程化的微藻没有繁殖能力,不会生长,也没有毒性,它们会在体内自行降解,并被排出体外!”


福音

工程化活性微藻可应用于大部分放射治疗后效果不佳的肿瘤,比如胃癌、肠癌等。目前这项研究已完成小动物实验,准备进入大动物实验阶段。周民介绍,如果顺利的话,有需求的患者有望4~5年后享受到这项科研成果

 



浙大二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团队博士生/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助理研究员乔越、浙大二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孙毅团队博士生杨非、周民团队硕士生谢婷婷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浙大二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和浙大二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孙毅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教授为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


研究工作得到了浙江大学眼科中心、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该研究也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等项目资助。



文、图 |  浙大二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周民 

浙大二院宣传中心  小藻

部分资料来源于 | 浙江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编辑监制 | 浙大二院 宣传中心

关键词:
微藻,癌症,注射,研究,体内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