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这种夺命乐园我也带孩子去过
前几天有个新闻,真的把我吓死了!
一位90后医学女研究生琪琪玩蹦床摔伤导致瘫痪!
5月25日,琪琪和男友、表哥三人来到徐州鼓楼区平山寺北的“幻影星空”蹦床馆,体验名为“人体炸弹”的游戏项目。
所谓的“人体炸弹”,就是几个人从高处跳到蹦床上,把坐在蹦床上的另一个人“炸飞”。
飞到哪里呢?
飞到蹦床外的海洋池里。
至于怎么飞,怎么降落,就看运气了。
这位叫琪琪的女孩,运气特别差。
根据现场视频显示,琪琪被弹起后翻了180度,然后头朝下落入球池。
也就是俗称的“倒栽葱”。
OMG!看着都好疼好疼!
更可怕的是,琪琪落入球池后,瞬间感觉“浑身麻,胸以下没有知觉。”
琪琪被抬出来,完全无法动弹
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医学生,她马上知道出问题了,很可能是脊柱骨折!
医院诊断书也显示为“完全截瘫、颈部脊髓损伤、颈椎脱位、颈椎多处骨折”。
手术后,琪琪将要开启漫长的恢复训练。
医生说:“如果恢复得好,将来可以推着轮椅走路,但恢复不好有可能一辈子无法站立。”
也就是说,即便是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当“健康人”了。
更为无奈的是,琪琪后续治疗的时间和费用全是未知数。
因为父母下岗,家庭根本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而蹦床乐园也是百般推卸责任……
29岁的花季少女,苦学十年,本该有灿烂的 前程,因为一次玩耍,就被彻底“毁了”。
说实话,这个新闻令我无比恐惧又心悸。
因为这种蹦床乐园,我经常带孩子去!!!还曾办过长期卡。
可我竟从来没有意识到,蹦床有如此危险!!!
赶紧查了查,蹦床乐园的事故不要太多!
一、蹦床乐园事故,多得超乎想象
检索页面蹦床造成的常见伤害有:
(一)、骨折
1、2019年,深圳8岁的小琪在蹦床乐园,摔骨折。
2、山东10岁的女孩在玩蹦床时,当场摔断右腿。
小琪手部骨折,送入医院的照片
(二)、瘫痪
1、2019年7月14日,河北保定18岁的小刘,与朋友玩网红蹦床,体验“蜘蛛塔”项目时,从约2米高的位置,一路下坠,重重地摔到垫子上。
下半身当即失去知觉。经诊断,她的胸12椎体、腰1椎体、胸椎12棘突等多处骨折,造成瘫痪。
2、2019年8月,杭州连先生在蹦床乐园玩。跳进看似蓬松厚实 “保护力”极佳的海绵池,结果发生腰椎骨折,在床上瘫了半个月。
(三)、植物人
福建8岁的女童心心,在蹦床坠落时突然陷入昏迷。
2019年2月1日,8岁女童心心在家人陪伴下玩蹦床。7分钟后,正在空中跳跃的心心,突然坠落地面,当即昏迷。
送到医院时,心心已经没有呼吸、心脏骤停。当日21时,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称即使救过来,也可能是植物人。
昏迷的心心
四、下体撕裂
不要惊诧,蹦床乐园事故中,下体撕裂意外不是个案。
蹦床乐园有个必玩网红项目——粘粘墙。
1、福州女生,在蹦床乐园玩粘粘墙,外阴撕裂,流血不止,疼到无法思考。
2、去年八月,江苏的刘女士在蹦床时候,被粘到墙上,下身三处撕裂,缝了10针,伤势相当严重,还非常影响夫妻生活
我的妈呀!
这是“网红乐园”吗?
根本就是“夺命乐园”好不好?!
二、蹦床运动的难度有多高?
蹦床是一项利用从蹦床反弹中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项目,有“空中芭蕾”之称。
在马戏团中,蹦床是杂技人员常有的表演道具。
现代弹性蹦床的开创者是法国杂技演员特朗波兰,他用麻绳编制成保护网,以加强“空中秋千飞人”的安全,并利用网的弹性将演员抛入空中,完成各种动作。
看到没有,杂技!
蹦床运动起源于杂技,属于杂技中的一种。
杂技有多高难,多惊险?看过的都知道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利用蹦床训练飞行员和领航员的定位技能,取得良好效果,以后逐渐成为一项运动。
2000年悉尼奥运会,蹦床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
作为奥运会项目,蹦床是一项危险系数高的运动。
连奥运冠军何雯娜也感叹,蹦床太危险,很恐惧,想退役 。
蹦床的弹性极好,没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从蹦床上腾起后,很难在空中控制动作,落地时完全无法控制如何着地。
玩这种危险游戏,需要有强大的自身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即使是专业的蹦床运动员,经过千万次的训练后,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但常常面临被摔的危险。
SO,蹦床运动根本就是极限运动中的一种。
现在却被营销成“网红”运动,让四体不勤的普通人都去玩。
意外事故多发,也不足为怪。
三、孩子玩蹦床,尤其危险
一位美国妈妈曾含泪警告:6岁以下儿童禁止玩蹦床!
这位美国妈妈叫凯特•艾伦,她在Facebook上说:
我想让更多的父母意识到孩子玩蹦床的危险。
我儿子科尔顿前几天在玩蹦床的时候摔倒了,摔断了他的股骨——身体中最坚固的骨头。
从科尔顿的小儿外科医生那里得知,小孩子玩蹦床的危险性。
希望更多的父母不要重蹈我们的覆辙,及早的认识到蹦床的危险性,防止孩子及家长经历与幼儿蹦床受伤相关的创伤和心痛。
美国相关数据统计,2009年美国发生了9.8万起与蹦床相关的受伤事故,其中儿童蹦床损伤发生率高于成人。
蹦床游戏非常容易导致儿童受到比如膝盖受伤、腿部骨折、手肘脱臼、手臂骨折等伤害。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6岁以下的儿童不要玩蹦床。
即使是有网状物及填充物做保护,甚至是有成人监督也不能保证其安全,有超过一半的蹦床事故都是发生在监督下。
他们的骨头很脆弱,还不能承受重复的跳跃压力。
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不足以控制他们的弹跳。
超过一人在蹦床时会增加60%的受伤几率,里面较小的孩子最有可能受伤。
——美国儿科学会
现在回想起,自己带孩子去过那么多次蹦床乐园,竟能安全而归,真是万幸中的侥幸。
我不好说让大家以后都别去了,但是我自己,真的不太敢再带孩子去了。
因为孩子玩蹦床,就算有家长监控陪伴,也很难控制风险。
他们腾起坠落的时候,我们除了眼睁睁地看着,还能怎么样?
哪怕一次意外,就可能悔恨终身。
我承担不起这种风险……
算了,以后多些户外活动,跑跑跳跳,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补补钙吧。
在这么高难度又危险的杂技运动面前,我认怂!
END
作者:Dr 小鱼 ,主任医师,两个孩子的妈妈,长期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学分会青年委员。本科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