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三违”等级评审将一票否决!河北医评新规背后的思考
见习记者:马源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河北省某医院院长坦言,医院等级评审根本的问题是在于服务创新,通过准确把握评审标准及其实施细则,建立医院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进行合理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督反馈,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日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河北省医院评审管理办法》(已下简称“办法”)规定,医院在评审过程中,有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医院重大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已经调查核实的,应终止评审,并直接判定评审结论为不合格。
建立新制度 完善医院评审工作制度
记者梳理发现,该办法是省卫生健康委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评审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对2016年制发的《河北省医院评审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旨在进一步推进全省医院评审工作,完善医院评审工作制度。
该办法规定,医院评审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全省各级各类医院(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除外)均应当遵照本办法参加评审。新建医院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满3年后方可申请首次评审。设置级别变更的医院,执业满3年后方可按照变更后的级别申请首次评审。
据悉,医院评审包括周期性评审和不定期重点检查。周期性评审是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评审期满时对医院进行的综合评审。不定期重点检查是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评审周期内,适时对医院进行的检查和抽查。
医院评审周期为4年。在评审周期内,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对医院管理、专科技术水平等进行每年至少一次不定期重点检查,权重占下次周期性评审的30%。不定期重点检查的具体时间和内容由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年度重点工作确定。
各级医院的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不合格。甲等、乙等医院,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颁发国家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统一格式的等级证书及标牌。医院评审结论为不合格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依法给予或者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医院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行政或者纪律处分。
此外,医院在评审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中止评审:(一)拒不配合评审工作的;(二)有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医院重大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并提供明确线索,评审期间无法调查核实的;(三)违反评审纪律,干扰评审工作、影响评审的公正公平性的。
医院在评审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终止评审,并直接判定评审结论为不合格:(一)提供虚假评审资料,伪造、涂改病历及有关档案资料的;(二)有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医院重大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已经调查核实的;(三)借评审盲目扩大规模、滥购设备,浪费资源的。
医院在等级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撤销原评审结论,取消评审等次,并收回证书和标牌:(一)医院医德医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的;(二)经查实在接受评审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三)拒绝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或者未按照要求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的;(四)未按照本办法第十八条、二十三条规定,如期申请评审的。
以评促建 提升医院医疗质量
众所周知,医院评审是国际上盛行的一种医院质量评估制度,目的和本质是为了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与时俱进地促进医院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评审制度伴随着现代化医院建设的日益精细化发展而愈渐完善,目前的评审将探索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医院评审评价工作。
“医院综合评审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由于评审结果与医院等级挂钩,备受各方重视。毋庸置疑的是,医院等级评审对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服务指数研究所所长曹建认为,医院等级评审,实际上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做到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奖惩到位,它的主要目的其实是通过制定迎评工作方案,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各项制度,并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梳理,抓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
相比医院评审的硬件要求,最重要的是医院的软实力方面,通过运用 PDCA 法则,有效地促进了药事质量改进,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医疗队伍,运用科学管理工作,激发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及热情,提高了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
在谈及医院评审管理办法的意义时,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邢玉华提及了非常关键的两点,一是以评促建,因为等级评审的目的就是规范医疗机构的行为,从质量、安全、服务等方面来提高医院规范,达到医院整体运营优化的目的,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二是我国医改进入深水区,分级诊疗是当前医改的主要任务。国家卫健委马晓伟主任在2019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指出“分级诊疗实现之日,就是医改成功之时”,等级评审是分级诊疗的基础工作,根据等级评审结果进行分级诊疗,哪一级的医院干哪一级医院的事,将等级评审和分级诊疗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把资源下沉与落地,促进基层医院的建设。
“站在疫情出现的角度,不要因为评审而评审,强化分级诊疗质量,为老百姓提高真正的实惠。”他还表示,我们医院非常重视这次评审,希望通过评审,患者门急诊就诊、住院到出院各关键环节都得以持续改进。
只要晋升到“三级”,就意味着收费标准可以更高。原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明确,医疗收费应与医院级别挂钩。级别不同,门诊挂号、住院床位收费等都应有所不同,以适当拉开档次。而这次评审医院该如何应对,成为河北省每家医院必须思考的问题,曹建表示,医院等级评审就像是一场大考,要想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顺利通过医院等级评审,关键在于八个字:积极应对,注重积累。医院应该充分利用这次医院等级评审的机会,以评审为抓手,推动医院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邢玉华表示,以此次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促进医院医疗事业的持续发展,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集思广益,树立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建立了一套能够让老百姓受益的服务机制,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服务。
一波三折 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更有相关人士认为,当前县级医院全面面临三级达标的影响,有正向的也有负面的,如县级医院过去普遍由于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的限制,难免有违规违纪的污点在,这样的新规,是否对发展中的县级医院评审带来负面影响?是摆在县级医院面前的现实问题。
《健康县域传媒》了解到,我国医院等级评审启动于1989年,在当时的经济状况下,三级医院收费标准比二级高出约30%。医疗收费直接与医院级别挂钩,因此各地掀起“争级上等”的热潮,医院大量买地建楼、高价购置设备,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于是,在1998年,原卫生部暂停了医院等级评审的相关工作,又于2010年,医院等级评审进行了重启。
2011年9月,原卫生部发布了《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后又发布《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及相应的一系列专科医院的评审标准细则,明确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医院评审工作,标志着新一轮医院评审正式启动。
就在一年之后,原卫生部要求开展评审“回头看”,并宣布2011年后新增的240多家三级医院晋级无效,要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得为新增的三级医院颁发证书和等级标识,已发给的要立即收回。同时印发了《规范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三级医院评审前,必须将本省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报卫生部备案;各地三级甲等医院及规划新增三级医院的评审结果,必须报卫生部核准后方可公示,未经核准的评审结论视为无效。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运用三级医院复核行政审批权,有效控制了地方“争级上等”的态势,目的是为了避免医疗机构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2017年12月1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发布通知,明确三级医院评审结论改为备案管理,国家卫计委不再参与核准。之后,全国各地才结合自身实际,陆续出台了医院评审新规。
责任编辑:马源
审核:汪言安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