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女猝不及防遇死神,五院全力救治患者渡难关

2020
06/05

+
分享
评论
福建卫生报
A-
A+
起初的症状就像是普通的感冒,不料竟是极为凶险的突发暴发性心肌炎,休克、心力和呼吸衰竭,17岁女孩小罗在人生刚刚起步阶段就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ECMO)代替心脏功能,力挽狂澜,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猝不及防

感冒突变暴发性心肌炎危及生命

5月1日,来自四川的女学生小罗因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求诊于厦门市第五医院呼吸科门诊。呼吸科给予小罗普通感冒的药物治疗。

2天后,小罗的病情未有好转,又一次来到五院求诊。经进一步深入检查,五院心内科主任李勇胜确诊小罗为“暴发性心肌炎”患者。

考虑到小罗是外地学生,在厦门无亲无故,家庭条件也不好,初步拟定尝试给予小罗药物治疗。与此同时,李勇胜又马上和重症医学科主任江炳源商议提前做好上ECMO治疗的准备。

次日傍晚,小罗陷入昏迷,意识已经模糊,生命垂危。危急时刻,心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专家经过会诊讨论,果断决定为其实施ECMO技术。

39141591312194299

患者对重症医学科江炳源主任(左三)与团队成员万分感激

全力救治

救命“神器”ECMO助患者渡过难关

因为提前做了充分准备,五院训练有素的ECMO团队迅速到位,不到50分钟,救命的仪器成功连上了,小罗的生命维持住了,她几近崩溃的心脏终于得以暂时停搏休息。

生命指征暂时抢回来了,小罗连接着ECMO转院到了五院的重症监护室,继续这场艰辛的持久战。

生命体征监护、抗凝调节、穿刺部位止血、机械通气、镇痛镇静、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出入量管理、内环境调节、早期心肺康复……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地精准调控每一个治疗护理环节。

两天……五天,小罗顽强地挺过了生死线,转到了心内科进一步治疗。5月30日,小罗康复出院,重获新生。

齐心合力

危重患者综合救治能力大幅提升

“凶险”,是医生们对暴发性心肌炎最常见的形容了,它起病隐匿,恶化迅速,患者很快会出现顽固性休克或致死性心律失常,病死率极高。

在暴发性心肌炎急性期内,ECMO是帮助患者渡过难关的终极神器。

“小罗已濒临死亡,唯一方法就是启用ECMO,它可以暂时代替患者的心肺功能,抢到一线生机。”江炳源主任介绍,ECMO就是通过设备暂时代替人体心或肺工作。当肺不能正常工作时,由机器代行供氧功能。

96441591312194631

心内科李勇胜主任精心为患者查体

ECMO技术不仅蕴含着学科、管理、人文和新生,更凝聚着技术、团队、爱心和希望。   它不仅需要呼吸机、血滤机等多种设备的协同配合,还需要多科室医护人员倾力协作,任何一步出了差错,都做不到“人机合一”和成功撤机,李勇胜表示。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ECMO,心肌炎,救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