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卫体系、医保支付及绩效薪酬将迎来巨变
记者:高天和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近日,云南省发布了《云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主要目的是持续加大“三医”联动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聚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为推进健康云南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对此,云南省云县人民医院院长罗开富表示,该《通知》的发布,将对全省的县及医疗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促使全省的医改迈入新阶段。其中提到的医共体建设、支付方式改革、药品流通等一系列问题的指导对全省的‘三医联动’有新的指导意义。
记者梳理发现,《通知》的发布从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关注重点人群健康、防控重大疾病等方面综合施策,全面实施16项专项行动。督促各地建立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组织开展监测评估和考核评价工作,保障健康云南行动有效实施。
《通知》也着重提及了重大公卫事件应急能力问题。在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管理体系方面,着重提出五项内容,分别是大力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完善疾病防控网络、推进疾控机构改革创新、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建立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制度、完善药品以及医疗器械等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制度。
罗开富坦言,“云县人民医院针对《通知》并结合疫情期间的反思,制定了向医防结合转变的发展定位。疫情对于未来医疗工作带来的改变,不仅《通知》当中有体现,其实整个疫情对于乡、村两级影响巨大,但同时也为医共体的管理带来了更开阔的思路,也更加让我们认识到,医共体是联防联控的最重要途径。”
持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也在《通知》中被强调,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市、区年底前全面建成紧密型医共体,除州、市政府所在地外,试点县、市、区全部开展医保资金按人头打包付费改革。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晋级行动,进一步完善全省急危重症救治网络。值得一提的是,云县人民医院作为全省的“医保总额打包支付改革”标杆也多次被国家重点提及并号召学习,在利用该模式促进医防融合新体系的研究上有着深刻的思考。
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慢病管理中心、心脑血管救治站建设。推进“一老一小”照护服务发展。省级制定建立完善老年健康照护服务体系和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
《通知》还号召所有医院向省内标杆学习,积极推进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做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通过“试点”抓住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等降低药品耗材费用的窗口期,加大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力度。
关于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带来的变化,罗开富则认为,“价格制定始终是医改的一个深层次问题,还是建议政策配套到位,确保平稳过渡。在药品、耗材等加成政策性取消的情况下,也要充分体现出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减和加’应同时进行,既能实现改革目标,也能平稳过渡。特别是‘医保总额打包支付’推广后,其他医疗服务的定价等问题更要认真处理,因为这里面涉及到药、耗占比等国家统一的绩效考核指标,在兼顾本省创新内容发展的同时,国家的大方向也要紧跟。”
通过落实“两个允许”(即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政策,合理核定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开展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试点。
扎实做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试点工作,力争2020年统一省本级和昆明市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分组标准。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加大药品耗材采购改革力度,做好以州、市为整体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试点工作,探索医保经办机构直接与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结算货款。
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在县域医共体内积极探索建立药品联动管理机制,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用药目录。严格执行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和合理用药试点。鼓励医疗机构开设药学门诊,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罗开富表示,“联动管理主要是针对医共体,通过药品带量采购在整个地区控制药价,也有利于统一医共体内部的药品定价、配送,包括医生的合理用药等一系列问题都能一并解决。通过医共体内‘各级单位治各级的病’这种清晰的责权划分,也更好的让药品和患者相匹配。”
加强村卫生室药品配备和采购配送,各地要制定村卫生室(含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基本药品配备指导性目录,村卫生室药品配备品种不少于80种。值得注意的是,从2020年1月起,按照每个村卫生室1万—3万元的标准,以“年初预拨、年终清算”的模式提前预拨医保费用,用于村卫生室药品采购周转。
同时,改革完善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统筹使用制度,扩大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试点范围。建立专项事业编制并向医疗卫生人才倾斜,提高医疗卫生机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优化基层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生活补助。全面实施乡村医生“乡管村用”。
对于县域内编制统筹使用制度,罗开富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不增加政府投入的前提下,更加合理的利用医共体内部有限的人力资源,这种编制打包管理的模式,可以增加编制的使用效率。医共体内部的人力资源都是统一管理,通过‘县管乡用’的模式,在薪金和绩效核算方面一视同仁,这既解决了医疗人员流动的障碍问题,也保证了大家薪酬一致。”
责任编辑:梅志
审核:曹秋香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