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麻醉有风险,局麻药中毒怎么办?

2020-06-04   米勒之声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麻醉有风险,局麻药中毒怎么办

局部麻醉是指用局部麻醉药物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受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表浅、局限小的手术,并且这种麻醉方法下患者受到的生理扰乱小,加之费用低廉、操作简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然而,局麻药中毒在临床上也不少见,严重者会发生抽搐、惊厥,甚至呼吸、心跳停止,对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   

病例资料   患者,女,76岁,74kg,因「左膝关节痛」入院,诊断为「左膝骨性关节炎」,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左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术前检查: 心电图:心房纤颤,心室率99次/分。 心脏彩超:EF 95%,主动脉钙化伴少量反流(退行性心瓣膜病),二尖瓣中等量反流,三尖瓣少量反流,心房纤颤,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整体收缩功能正常。 下肢血管彩超正常。 血常规及生化:RBC 4.68×10 12 /L,Hb 140g/L,K +  4.48mmol/L,Na +  142.7mmol/L,Ca 2+  1.16mmol/L。 麻醉过程: 患者入室后,心电图示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f波,HR 92次/分,SpO 2  97%,局麻后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监测有创动脉压,BP 136/79mmHg。 麻醉前按7ml/kg滴注6%羟乙基淀粉130/0.4预扩容,麻醉采用L 2~3 间隙穿刺,穿刺过程中进入硬膜外隙后手感明显且推注无菌生理盐水无阻力,置入蛛网膜下腔的穿刺针拔出针芯后有明显脑脊液流出。注入盐酸罗哌卡因10mg,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cm,置管顺利无神经刺激症状。 患者取平卧位后BP下降不明显,测麻醉平面到T 10 ,注射咪达唑仑2mg,手术开始时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BP波动范围为120~135/65~75mmHg,HR波动范围为80~95次/分,SpO 2  100%。 待外科医师膝关节局部注射「鸡尾酒」 (罗哌卡因100mg+复方倍他米松1ml+肾上腺素5滴+生理盐水30ml) 后,冲洗结束准备缝合时 (注射后5分钟) ,发现患者烦躁不安、呼之不应,伴口唇抽搐、双眼上翻,此时BP 112/65mmHg,HR 145次/分, SpO 2  100%。 立即停止外科操作,静脉推注咪达唑仑4mg,同时加大氧流量,面罩给氧辅助呼吸。 2分钟后患者停止惊厥,5分钟后HR恢复到正常水平,15分钟后能叫醒配合说出自己名字,此时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pH 7.33,PaO 2  84mmHg,PaCO 2  46mmHg,K +  4.3mmol/L,Na +  142mmol/L,Ca 2+  1.2mmol/L。 30分钟后手术结束转移至PACU时患者已完全清醒,自述无任何不良反应,不能回忆术中经过,随访无异常。 病例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术后镇痛常以局麻药为主,联合激素、肾上腺素等其他药物关节腔周围注射,又称「鸡尾酒」疗法。 本例患者在行「鸡尾酒」疗法后出现了明显惊厥等 症状,此时患者仍在使用电动止血带,且手术前后的实验室检查均表明该患者不存在电解质紊乱情况。 推测这可能是局部注射的「鸡尾酒」渗入骨髓腔,通过骨髓腔内的静脉网吸收并快速转入体循环中;本例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的肾上腺素浓度大约为3µg/ml (<1:20万) ,含量较少;患者局麻药中毒反应症状典型,且咪达唑仑治疗有效,因此排除肾上腺素引起的惊厥反应,考虑为 局麻药中毒 。 局麻药中毒,有哪些表现?   局麻药的毒性反应症状,多在早期有一些 神经症状表现 ,比如嗜睡、烦躁不安、多语和兴奋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头晕、口舌发麻、耳鸣等,这些可以通过患者主诉而发现。 此外,患者出现的一些体征,比如呼吸加深加快、血压升高、脉搏增快,这些可以通过仪器监测而被早期发现。 另外,部分患者在小剂量局麻药注入后出现 一过性的意识消失 ,这种情况可能是小剂量麻醉药进入中枢神经后,造成了大脑皮层的抑制所致。这时的药物浓度还比较低,还不足以引起明显的惊厥。 如果以上情况都没有被及时发现或引起重视,反而继续加大药物剂量的话,势必会造成 严重的毒性反应 。 许多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神志模糊、颜面肌肉抽搐,还有定向的障碍等。更有甚者,会出现呼吸困难、颜面紫绀、全身惊厥,甚至心跳骤停。 所以,我们在应用这些局麻药的同时,一定要 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和精神状态,以及各种监测仪器的变化 。 如果发现患者有明显的异常症状和/或生命指标变化,要首先想到局麻药中毒的可能,这时一定要 及时终止手术,做好积极的抢救准备 (面罩吸氧、输注脂肪乳剂、适当静注安定或其他抗惊厥药、维持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稳定) 。   局麻药中毒,如何预防?   首先,我们在麻醉前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评估患者对麻醉的耐受性, 根据患者的体质、体重准确计算局麻药的用量 。 当多种局麻药混合使用时, 浓度、用量都要相对减少 ,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者更要加以限制。另外,在血运丰富的局部组织应用局麻药时也要 控制用量 ,还有在神经阻滞、局部浸润麻醉首次已用较大剂量的情况下,即使患者仍有疼痛,也不能即刻追加,应延长足够时间或辅助其他麻醉方法或药物。 其次,注射局麻药前要 反复抽吸注射器针芯 ,无回血后再注射,这样能够避免注入血管内引起中毒反应。还有 注药速度宜缓慢 ,特别是在血运丰富的部位,注药的同时记得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再次,使用较高浓度的局麻药或毒性较大的药物时,加入 适量肾上腺素 可以延缓药物的吸收,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不过,高血压、心脏病、甲亢、老年患者和指 (趾) 端手术的局麻药中 忌用 肾上腺素。 最后,麻醉前常规给予 巴比妥类和安定类药物 ,可以减轻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预防局麻药中毒,不过临床使用的时候,起始剂量也不能过大。   

参考文献: [1]邹艳杰,曹忠平.膝关节置换术应用鸡尾酒疗法罗哌卡因中毒一例[J].临床醉学杂志,2017,33(8):832. 

[2]李东远,张凯.探讨局麻药物的常见中毒反应及预防抢救[J].中外医疗,2012,31(26):181,183. 

[3]常芳.一例局麻药中毒反应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7):138,140.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RECOMMEND    

关键词:
麻醉,中毒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