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上的6月3日:中国第一代生理学家张锡钧出生
2020-06-03
五号医生吴昊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历史上的今天,1899年6月3日,中国第一代生理学家张锡钧(1899年6月3日~1988年3月20日)出生于天津。
张老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20年~1926年留学美国,在芝加哥大学先后获理学士、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助教,同年加入中国生理学会。1938年~1942年兼生理科代主任,继林可胜(著名科学家,我国现代生理学的主要奠基人,1897年10月15日~1969年7月8日)主持生理科的教学研究及《中国生理学》杂志的编辑工作。1948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科教授、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主任教授。
张老是最早提出中枢神经内存在化学传递理论的学者,并证明乙酰胆硷是一种介质(这个问题我们曾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详细讲过)。他在30年代即创立定量分析乙酰胆硷生物测定法,即蛙腹直肌法,此法可测出动物各种组织中乙酰胆硷的含量。同时他研究人胎盘中乙酰胆硷对分娩的关系,提出了分娩起因的理论、阐述早产与晚产的机制,创立“迷走神经、垂体后叶反射”理论,提出“经络一皮层一内脏相关”假说。
长老一生科研硕果颇丰,是我国医学生理学的奠基人。因对我国生理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的巨大贡献,1955年,张老当选中国科学院第一届学部委员。
关键词:
医学,理论,教授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