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我在基层建功立业 | 罗勇:活在家庭和患者的“天平”中间

2020-06-03   健康县域传媒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向医务人员致敬!

记者:万笑笑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已经过去的2020年这五个月,您过得怎么样?”
 
面对《健康县域传媒》记者的提问,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罗勇,用了两个字形容:撕裂。
 
罗勇今年48岁,从事急危重症专业20余年。他的爱人也是医院的一名妇科医生。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作为医院的中坚力量,罗勇要在抗疫一线坚守岗位;而作为父亲,他又多么想陪陪今年参加高考的女儿。
 
罗勇说,从疫情暴发到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他已经60多天没有见过女儿,只能把女儿“寄存”在姥姥家。“医生的职业就是这样,经常‘游走’走家庭和患者的‘天平’之间,往往亏欠家庭的比较多。”
 

“疫情前期,殡仪馆的车天天往医院跑”


黄陂区是武汉市版图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区,在这里生活着113万人口。罗勇供职的黄陂区人民医院是当地唯一一家三级乙等医院。
 
黄陂区人民医院的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实行一体化管理,十名医生承担着两个科室的责任。确诊患者中,有不少是合并有多种疾病的新型肺炎患者。为了解决急诊危重肺炎患者收治问题,更为了降低死亡率,医院领导决定危重症患者集中管理。 罗勇回忆说,疫情初期,医院动员“参与到救治重症新冠病人中去”的时候,同事们没有媒体上报道的那种争写请战术的场面,而是悄无声息地穿起已经消杀多次的防护服,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救治每一个患者努力。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罗勇

“那时的急诊科抢救室和走廊都躺满了病人,脚都下不了。重症医学科从1月16日开始接收重症新冠肺炎病人,同时还要承担急诊科非新冠危重病人的救治。救治非新冠危重病人的22张床位和新冠危重病人的6张床位一直在满负荷运行。” 罗勇告诉记者,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医院成为高风险区,除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其他人都唯恐避之不及。
 
“平时积极打听病人转运需求的私家救护车主们,在疫情期间都不见人影。去世患者的遗体转运就只能是我们亲自动手了。我用积德行善的话语鼓励着我年轻的同事,用沉重、肃穆的步伐一次次把裹尸袋送上冰冷的殡葬车。”罗勇说,科室里的胡亚翔、陈杜娟和黄燨,都只有二十四、五岁,背井离乡来到黄陂工作,在急诊科上岗不到一年,就遭遇了这场百年难遇的疫情。护士长侯俊、段金燕每天带头进病区为新冠病人穿刺、吸痰、倒大小便、洗头,做着在平时普通、彼时却充满感染风险的护理操作。
 
其实,作为科主任,罗勇的压力也很大。“疫情初期,新冠病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确诊率超过病床周转率,收治病人的压力巨大;起病急,变化快、病情急转直下,常规抢救手段效果不佳,死亡率高且集中,殡仪馆的车天天往医院跑。”罗勇坦言,前期几个新冠危重病人的抢救失败,对参与全力救治的医护人员来说是一次又一次巨大的打击,非常影响士气。
 
看着同事们沉重的面容,罗勇天天在晨会上鼓励大家,要在最困难的时候、父老乡亲最需要的时候坚守住阵地,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一定要敢于面对死亡,要打起精神克服心理的不适继续救治病人。抱着“一定要把下一个气管插管新冠病人救活”的信念,罗勇和同事们痛定思痛,总结死亡病例的经验与教训,重新更新危重新冠肺炎的救治观念,积极学习同行的救治经验。罗勇和护士长每天带头进病区,带头转运遗体,带头为病人做CT。
 

为了加强对病情的监管,罗勇在患者床头专门安装了一个高清摄像头,以便在医师办公室的大屏幕和手机上远程随时观察病人和监护仪、呼吸机等参数变化。
 
让罗勇觉得幸运的是,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黄陂区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团队中没有一个同事倒下。
 

“要救活,找老罗”


2007年,罗勇担任黄陂区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2010年,他负责组建重症医学科并兼任重症医学科主任。 在平常时间,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们被看做“特种部队”。罗勇就是其中的一名“战士”,他和团队每年成功救治近千名急危重症病人。“要救活,找老罗”,已经在医院内成为佳话。
 

黄陂区近113万人口,是武汉市版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区,也是农药中毒、高温中暑的高发地。 罗勇坚持一条信念:将急危重症病人留在黄陂治疗,因为如果往市里的大医院送,可能会错过黄金救援时间。罗勇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1日到5月1日喝药自杀的病人就有44例,较往年增多。还有一部分中毒病人和各种危急重症病人在急诊初步救治后就放弃治疗回家。
 
这是后疫情时代,医院面临的一大困境——老百姓没钱看病了。以黄陂区人民医院为例,同期千人以上的就诊量,今年同期减半。
 
罗勇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医院和医护人员的生存是头等大事,起码当下的工作目标是努力维持急诊重症的队伍不散。 “我们计划,在急诊三楼增加急诊内科病房和急诊外科手术室和急诊外科病房。这个布局和规划从长远看,肯定是必须的。我们也做好了一起共渡难关的准备。”
 
“做自己应该做的,承受应该承受的,坚持应该坚持的。”这是罗勇信奉的一句话,未来的一段日子将要靠这句话的精神力量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高天和
审核:曹秋香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新冠肺炎,急危重症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