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医保局官网发布《关于福建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的补充说明》,对于耗材配送上做了特别要求:
(文章来源:福建省医保局)
此前,国务院体制改革司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提到:“鼓励医保直接与生产企业结算。”根据文件,2020年起江苏、安徽、福建、上海、浙江、湖南、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11省将逐步推广一票制。
两票制“余波未歇”,一票制“风云又起”,供应商“回款难”问题亟待解决
在2017年,我国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全面推行“两票制”: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在药品验收入库时,必须验明票、货、账三者一致方可入库、使用。也就意味着“两票制”要求从生产到使用的过程中最多只能开两次发票,亦即最多只能有一级经销商。
2019年,政策再度升级,推行药品采购“一票制”,最大限度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挤压耗材流通过程多余的水分,防止虚开发票,可降低患者及医保基金压力。产品来源更好追溯,杜绝以假充真以坏充好的情况。
在两票制和一票制的配合之下,耗材的水分将被再次压缩。而新制之下,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最主要的是“回款”。没有了流通企业的资金周转,生产企业会面临巨大压力,据了解,有的机构回款周期长达12个月甚至更多。
因此,在“一票制”全面推行之时,国家也对医疗机构结款的方式和结款的日期作出规定。5月12日,国家医保局官网下发《关于印发全国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的通知》,对医疗机构回款问题做了规定,明确定点医药机构(含医疗机构、零售药店)费用结算办理时限不超过30个工作日。
医院-供应商直接结算逐步成为现实,院内数据互联效能凸显
在政策推进之下,医院与供应商直接交易模式的模式已经具备、周期已经明确、直接结算已成为现实。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结算流程的推进过程中,通过院内智能设施进行药品、物资的信息化统计、数据互联对解决医院与供应商之间的结算问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图片:药品采购、结算人工流程)
以“两票制”时期药品采购流程为例:此前医院一般采用人工方式制订药品采购计划。首先,医院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供应商发送药品采购计划,供应商业务员通知本公司客服人员按照采购计划开具随货通行单,同时打印生产企业提供的药品随货通行单及进货发票复印件,并加盖“两票制”专用章。之后,在供应商向医疗机构配送药品时,供应商的业务员按照随货通行单上药品顺序整理“两票制”资料,核对药品批号、生产企业等信息,整理完成后按照医院入库单进行编号排序,按月整理存档,整个过程由人工完成,并通过打印纸质发票验证“两票制”的流程,但这种方式易造成错漏,引发医院与供应商之间因对账不准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
(SPD系统对采购-管理-结算的全流程智慧管理)
在“两票制”全面升级为“一票制”的未来,通过智能柜等设备实现医用物资、药品流通过程中的数据互联、消除信息孤岛,将会进一步节省医护人员与供应商工作时间。使医院与供应商之间数据统一化、需求明确化、流程透明化,是对政策的积极响应,也能精准解决新政背景下医院与供应商的结算难题。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