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科大发展: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
记者:孙凡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在安徽省涡阳县人民医院老院区,有一座颇有年代感的三层老楼,墙体斑驳,饱经沧桑。虽不起眼,位于这幢楼三层,新成立才3年的内分泌科却小有名气。
前不久,涡阳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值班医生接到儿科电话急会诊电话,有一名1岁7月患儿生化检查血糖高达35.17mmol/L。内分泌科主任王言庆和值班医生查看患儿后,立即意识到病情十分凶险,患儿已精神萎靡,重度脱水,发生了严重的代谢紊乱,急诊查动脉血气示:PH:6.9mmol/L,支持重症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 王言庆告诉《健康县域传媒》记者,“以往遇到这样的病人,我们大都是转入上一级医院治疗。而此时正处于新冠肺炎下,特殊时期,无法实现转院,目前病情更不允许,这就使得我们努力往前冲”。 病情就是命令,该患儿极易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生命受到威胁。王言庆建议患儿立即转入医院内分泌科抢救室,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悉心诊疗、精心护理,小患者PH值一点点好转,血糖一点点下降,诱因慢慢得到控制,精神逐渐恢复,至露出笑脸,顺利进食,血糖平稳控制。 王言庆主任欣慰地说,“最近我们做了统计分析,该患儿为我们亳州地区至目前收治病人中最小的一例。该患儿的成功救治,标志着我院内分泌科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而说起内分泌科的成立和发展,涡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袁淑华直言,“不容易”。袁淑华回忆说,“当时我们许多科室已经搬到了新院区,没人愿意来老区办公。当时快过年了,有的同事跑来找我说不愿意分到内分泌科,怕不好发展,没前途”。
涡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袁淑华 袁淑华补充道,“我们这里有的人生活很不规律,有的比较喜欢吃夜市小吃,暴饮暴食,糖尿病发病率很高,控制率低,达标率更低。同时,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意识较差,尤其是依从性差,缺乏专科的指导,内分泌科即应运而生。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仅仅3年时间,内分泌科即成为我们医院科室中的后起之秀。如今我们的医护人员都争着来内分泌科,而且还要经过严格的考核”。
作为学科带头人,王言庆感慨,“内分泌科之所以得以很快发展,首先应该感谢我们处在很好的政策之下,在成立之初确实各种条件都比较艰苦,包括人力资源不足,专科用药缺乏,没有专科门诊、检查仪器等。我们院党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积极调集各方面的资源,诸多学科共同协作,共谋发展,科室团队齐心努力,共同打造内分泌科,现在基本初具规模。”
涡阳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言庆 成立初期,内分泌科也面临严格控制药占比的压力,因此科室内部自查自纠,按照指南要求,不超药品说明,多选用基药,严格控制慢病病人带药。同时,建立严格对的奖惩制度并兑现。说着,王言庆拿出一份绩效管理办法的表格,上面详细的列举出医护人员相关行为、各项服务对应的积分和积分的变更流程,例如,主动干预(主动下基层,留有资料备查)积1分,按照路径规范化筛查、宣教积0.5分,外出学习、参观,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被采纳后积2分…… “这样的绩效方式极大激励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王言庆介绍,2017年内分泌科建科时工作人员才只有8名,包括2名医生,现已发展为16人的优秀团队,成为安徽省医师协会唯一递补的县级理事成员单位、安徽省糖尿病防治联盟理事单位,国家卫健委慢病宣贯项目基层单位。去年出色地承办了市级继续教育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及进展继教班,邀请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彭永德教授给予现场指导,受到了同行们的广泛好评。
慢病管理,聚沙成塔
经过“外因促成,内因努力,团队协作,强化宣传”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在慢病管理方面,涡阳县人民医院正在创建“县域慢病管理中心”,诸多方面均已探索出自己的特色。 为了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水平,涡阳县人民医院利用专家效应,发挥传帮带作用,邀请北京、上海、合肥等地的知名专家来院指导。现在,涡阳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正在积极协同有关兄弟科室、医共体单位创建“国家级县域慢病管理中心”试点建设项目。
同时, 医院以践行技术与服务并重,先后创建了“内分泌科公众号”、“涡医内分泌王言庆”“涡阳县人民医院BGPMC中心公众号”,定期推送科普文章,全程管理在院及出院患者;开展床边教育,让病人熟悉疾病防治,康复及相关的医疗和自我保健等知识;积极开展免费义诊、进社区、走基层活动。以“防治未病”的健康教育活动为抓手,利用现代网络、微信平台,积极筹措本地的糖友之家,制定并发放健康素养健康手册。今年“新冠”期间,涡阳县人民医院就利用线上免费服务来为慢病患者做好随诊工作的,极大的提高了群众防治未病意识,再塑了医院相关科室形象与口碑,营造群众满意医院品牌。 慢病管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王言庆告诉记者,“ 县域内慢病病人众多,有的还不知道自己是慢性病患者,尤其是一些高危人群的管理,要反复强调重要性,病人才有可能配合。一遍、两遍的宣教作用微乎其微,因此要经常走基层,下沉到基层,一点一滴去做是关键。”
王言庆说道,“科室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借力‘蓝色县域’项目推进慢病管理工作,对于专科发展及创新提供了思路,探讨县域医疗机构的发展和慢病的长期管理可谓意义深远”。 据了解,“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相关卫生政策研究与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力工程试点项目”,简称“蓝色县域”。该项目旨在助力县级医院内分泌科室建设,发挥县医院作为县域医疗的龙头作用,提升县域内分泌诊疗水平,协助县医院更好地承接患者下沉带来的相关诊疗工作。而涡阳县人民医院的发展也是该项目的受益者。
目前,涡阳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虽“蜗居”在老院区,共设52张床位,但随着科室的发展,如今已远不能满足临床医疗业务的需求。据统计,2019年内分泌科住院病人1742人次,增长率17.2%,门诊病人数量6000余(不含急救中心门诊)人次,院内会诊98人次。 王言庆表示,“ 慢病管理首先要发挥团队的优势,是一个全程的管理,有效的宣教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信息化的发展为慢病管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工具,目前我们正在探索院内、外监管的模式,例如前不久接诊的1岁7月的患儿正在接受我们的院外管理系统,远程就可以干预。我们要继续发挥‘播种机’的效能,让规范化,高效便民的慢病管理服务在县域内遍地开花”。
责任编辑:孙凡
审核:曹秋香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