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华医院移植科成功为70岁高龄患者完成肝移植术
本文转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移植科
2018年6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外科楼13楼移植科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梁奶奶是江苏省镇江人,已有70岁高龄,5年前便查出患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是一类自身免疫性慢性疾病,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出现黄疸、皮肤瘙痒、食欲不振的症状。5年来,梁奶奶一直饱受疾病的折磨,看着梁奶奶日益消瘦的身子骨和皮肤上每天都会增多的抓痕,梁奶奶的老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直带着她辗转于江苏省各个医院,但均未取得突破性的治疗效果,最后在医生的推荐下,来到了新华医院移植科,寻求顾劲扬主任的帮助。
“你这个毛病不好办啊,整个肝脏已经完全硬化,周围都是曲张的分支血管,肝脏里的胆管也几乎全部都扩张了,看来只有把这个不好的肝脏换成另一个健康的肝脏才能解决你的问题。”顾劲扬主任皱着眉头看着梁奶奶的病例资料“但是你这么大的年纪了,身体情况也不好,营养条件也比较差,以前还有过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史,做肝移植手术恐怕。”听到这,梁奶奶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这最后一根稻草也抓不住了吗?但是顾劲扬主任紧皱的眉头随即舒展开来,笑着对梁奶奶说道:“不过如果你们相信我们,我们愿意和你们一起拼一把,让你从此远离疾病的困扰!”这抹笑容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直射梁奶奶的心底,温暖了她的心房,消除了医者和患者之间最后的隔阂。
6月26日,梁奶奶终于等到了合适的肝源,一早上,顾劲扬主任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梁奶奶和她的老伴。“虽然目前米送来了,但是还要淘米、加水、煮饭等等步骤,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呢!”顾主任幽默的话语缓解了梁奶奶术前紧张的心情,让梁奶奶对手术的恐惧减轻了许多。经过2个小时左右的术前准备和麻醉诱导,一场艰苦的拉锯战开始了。肝移植手术不同于其他常见的外科手术,它特别需要团队配合。完成一台肝移植手术需要取肝人员、俢肝人员、主刀、助手以及麻醉团队的紧密配合,整个手术过程大家都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唯恐出现一点纰漏。经过5个多小时的鏖战,顾劲扬主任为梁奶奶完成了胆肠吻合口最后一针的缝合,他看了一眼血供良好的肝脏,再看了一眼监护仪,长呼了一口气“手术这关终于过去了!”
当晚10点,梁奶奶从手术室被送入SICU病房,手术后6小时清醒,术后8小时停用呼吸机,并很快可以进行简单对话。术后的心血管循环系统等重要脏器功能稳定,感染关过去了,急性排斥关过去了。术后第2天,脱离重症监护;术后第3、4天,移植肝功能基本接近正常,并开始接受肠内营养;经过几天的药物调整,梁奶奶在术后第9天顺利出院。
“只要掌握好手术的适应症,年龄不应该是肝移植的禁忌症。”顾劲扬主任指出,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移植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首选,患者中不乏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往往还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因此,肝移植难度非常大,特别是手术中的无肝期直接决定手术的成败。无肝期是指门静脉血流阻断到新肝植入血流开放这段时间,这期间患者的血液循环受到极大的干扰,有可能引起血压骤降、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对于高龄肝移植患者无肝期越短越好,梁奶奶的手术中无肝期仅30分钟。另外,像腹腔内大量腹水,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老化都曾被认为是肝移植的禁忌症。顾主任认为,关键是要能够正确处置,突破手术的禁忌可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能进行肝移植,这无疑对于高龄患者来说,重现了一线生机。一般来说,患有常规方法不能治愈的肝病,预计在短期内可能死亡,同时尚能耐受手术者,均适合进行肝移植。肝移植手术创伤较大,但患者恢复后就可以基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