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力缺陷是一种病吗?儿科医生帮助您来判别!
儿童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那么,智力缺陷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1、吃奶困难
出现在婴儿时期。智力低下的婴儿最早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表示神经系统有损伤,日后智力会受影响。
2、多动、注意力缺陷
智力低下的儿童大脑发育迟滞,自控能力差,大部分都表现有注意力缺陷,也有部分伴有多动,男孩多见。主要表现为不能长时间地将注意力指向某一事物,特别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容易分心,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做事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儿童甚至连3、5分钟的不开小差也难以做到。伴有多动行为者,则上课时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手脚不停,不能静坐,喜欢多嘴,常常还会影响其他学生的课堂学习。
3、运动发育迟缓
智力低下的宝宝比正常宝宝明显运动发育迟缓。俯卧抬头、坐、站、走等动作的起始年龄都比正常同龄儿要晚。尤其走路更明显,往往要到3—4岁或4—5岁才会自己走,而且走不稳。
4、面容、体态异常
有些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宝宝在面容体态上就有异常表现。神情呆滞,面无表情,正常儿一个月时就能注意周围环境,对周围人和事物不感兴趣。比如先天愚型患儿就有眼距过宽、双眼斜吊、塌鼻梁、舌头常拖在嘴外边、流口水等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国际脸”。
5、语言发育落后
正常婴儿在7—8个月时就会模仿声音,一岁左右会叫爸爸妈妈,一岁半会说十来个字,能听懂简单的指令,2岁左右会问简单问题,3岁左右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四五个月甚至落后l—2年才有这些表现,不注意大人和他说话,都应看作是智力落后的信号。
6、冲动、攻击、自伤行为
智力低下的儿童冲动、攻击行为男孩较女孩多见,重度以上学生较轻、中度学生多见,表现为易激惹、冲动、破坏物品、踢打袭击他人或者辱骂别人;幼小者则表现咬人、咬物、好打人,以发泄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攻击行为往往找不出明显原因,行为发生突然,常带有破坏性。
那么,预防儿童智力缺陷的方法有哪些?
1、进行遗传代谢检查及咨询,避免近亲婚姻、发现携带者应进行遗传咨询,做到优生优育;
2、适龄生育,要做好产前和围产期的保健工作,羊水检查,高危妊娠管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劝阻孕妇饮酒吸烟、避免或停用对胎儿发育有不利影响的药物等措施。
3、做好传染病、病毒、细菌、原虫的免疫接种;
4、预防各种感染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减少颅脑外伤及意外事故,正确治疗脑部疾病、控制癫痫发作;
5、加强学前教育和早期训练,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