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介入讲武堂」系列课件的第十期:如何进行指引导管的选择和操作。
除了指引导管的选择,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操作技巧增强指引导管支撑力,例如增大导管尺寸、深插/塑形等主动操作、Buddy Wire双导丝技术、球囊锚定以及5 in 6/延长导管技术。
例如,Buddy Wire技术通过前送第一根头端较软、支撑力强的导丝进入闭塞近端分支,在导丝的支持下固定导管或深插后送入第二根导丝处理闭塞病变。
此技术的关键在于第一个导丝的应用加强了导管的支撑力和同轴性,使得第二根导丝的操作相对容易。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时,要重视第一根导丝的选择,避免穿孔风险。
另外,在JR指引导管Amplatz塑形操作时,要注意做弯前尽可能将导管插入右冠,或调整至合适指向,旋转和推送动作应该紧密配合,防止窦底或血管损伤。
以LCA为例 选用EBU指引导管,有三种支撑模式 包括常规对侧支撑 对侧壁+瓦氏窦支撑模式 以及独特的α支撑模式 每种模式都有不同的使用情形 在实际操作时要根据升主动脉大小 LCA开口形态选择不同的EBU 另外,EBU到位后要注意提拉或旋转调整好同轴性 通过下送、旋转、深插等方法加强支撑性
对于右冠和旋支
Amplatz指引导管可以提供较好的支撑力
AL指引导管操控要点
入冠时一般采用下位法操作,警惕导管误入LCA
开口向下或位置偏高时可试用上位法
旋转导管幅度不宜过大
窦底相对宽时,可以将AL送入右窦
“冒烟”助AL入冠
撤出时,前送导管使头端退至开口
然后适当逆时针旋转使头端离开冠脉开口
随即直接撤出导管。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