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大咖谈】要建PCR,县医院更要建立传染病病源诊断能力

2020
05/25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记者:孙凡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过艰苦努力,中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此次疫情防控也暴露出,我国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仍然存在不少能力短板和体制机制问题。尤其是对于医疗资源较为薄弱的县级医院来说,国家明确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建核酸检测实验室,但集中在县域的二级医院,几乎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个能力还需要哪些力量支持?除了新冠肺炎,县域内是否还要建立更多传染疾病病源学诊断的能力?如何建立?社会力量的作用又该如何发挥?


这一连串问题,在近日由《健康县域传媒》和《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联合策划主办、健康界特别支持的“后疫情时代,县域医疗发展的‘思’与‘变’”系列公益直播中得到了很多县域医疗管理者和专家的热议。在这期主题为《PCR热来了!县医院都要达到核酸检测能力》的直播中,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主编胡志教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原中科大附一院委派颍上县人民医院院长邓芳,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院长史家明,山东省微山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玉亭,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晓军,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院长乔来军等县域卫生健康领域的大咖一起在线上进行了一场热烈而又充满智慧的碰撞,同时有2万多名县域医疗管理者在线观看并参与交流。本次直播也得到了安图生物的公益支持。

 

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

 

5月20日,国家发 展改革委等部门公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该文件中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的建设目标。要适应县城城镇化补短板需要,适度超前规划布局,重点改善1所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辐射带动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筑牢疫情救治第一道关口。
 
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一是改善县级医院发热门诊、急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等业务用房条件,更新换代医疗装备,完善停车、医疗废弃物和污水处理等后勤保障设施,提升医院诊疗环境。二是提高县级医院传染病检测和诊治能力,重点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建设,完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提高快速检测和诊治水平。三是建设可转换病区,扩增重症监护病区(ICU,含相关专科重症病房,下同)床位,一般按照编制床位的2-5%设置重症监护病床,“平时”可作为一般病床,按照不同规模和功能,配置呼吸机等必要医疗设备,发生重大疫情时可立即转换。
 
《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中还明确,建设要综合考虑城镇化、交通条件、人口规模、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公共服务需要等因素,参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要做到“平战结合”、中西医并重,具备在疫情发生时迅速开放传染病病床的能力,原则上,30万人口以下的县可开放不低于20张,30-50万人口的县不低于50张,50-100万人口的县不低于80张,100万以上人口的县不低于100张。各地要统筹做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形成县域内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合力。
 
胡志教授在直播分享中表示,“目前疫情仍在持续,外防输入压力较大,国内防止疫情反弹的可能性也在增加。近期大家知道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疫情局部暴发的情况,表明了阻击新冠病毒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主委、《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主编胡志教授

胡志认为,让全国的县域内都要建立起核酸检测的能力,不只是一时之需,而是着眼于长久的疾病防控体系建设的需要,对此进行提升和强化是十分必要的。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的各项措施仍要继续运行,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疫情下如何乘“疫”追“机”


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院长史家明在《疫情下如何乘“疫”追“机”》的主题分享中认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县域医院是一次挑战,但同时也给院感的提档升级,呼吸道传染病、救治能力等方面带来机会。同时,这次疫情期间人人都知道了要勤通风,勤洗手,少聚集, 对于全民接受疫情防控知识无异于一次公开课。如今,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通过这次疫情,对于疫情防控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院长史家明

从医院的角度来讲,考验了医院应急反应能力。例如疫情发生后,是否能够及时有效的反应、采购物资等,同时能不能迅速高效调动医院的人、财、物。这次疫情发生后,医院的关注度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书记、市(县)长频繁来到医院视察指导, 因此借此机会医院要和政府加强沟通。医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积极求助于政府并取得支持。
 
此次疫情为医院核传染病房的建设和发展带来契机。史家明介绍,铁力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房建设时主要考虑的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上下两层加起来有1300多平方米,6-8张床位。因为床位太少,不能像其他科室那样来管理,平时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但维护费用很高。然而,当遇到类似新冠肺炎这种大面积传播时,容纳的患者又非常限。史家明说,这次趁着疫情来袭,有了国家的支持,医院对决定传染病区进行扩建。目前,该项目已经立项,扩建后的床位在60张左右。
 
这次疫情,也推动了铁力市人民医院核酸实验室建设。史家明表示,“在这之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实验室的基础工作,一直在上不上设备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为什么在犹豫?因为担心没有那么大的业务量,增加医院负担。但是通过这疫情,我们很早就把这个实验室建立起来了,自己能给自己解决核酸检测问题,这一点我们医院走到了黑龙江省内前列。”
 

核酸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有过多年县域基层工作经历的检验学专家邓芳则从“要不要建、怎么建、谁来建、怎么管理”四个方面做了《核酸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体会》的主题分享。她认为,县域医院应该建设核酸实验室,因为这是公立医院公益性和县域疫情防控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如今诊断的分子时代,建设核酸实验室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原中科大附一院委派颍上县人民医院院长邓芳

如今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不允许丝毫松懈, 尤其是无症状的患者,因此核酸检测实验室使用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作为公立医院必须要具备和加强核酸检测方面的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患者就无法去确定需要注意什么样防护?风险也就没法把控。
 
在疫情期间,人们常见或常听到的一个词——“精准诊疗”。邓芳解释,所谓的精准诊疗实际上就是分子诊断的时代的诊疗,比如乙肝的治疗离不开核酸检测,还有像肿瘤的个性化用药,靶向用药等也是要送到分子诊断的实验室,还包括一些遗传性的疾病的工作等。因此,分子实验室的诊断能力关系到县域医院整体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也是医院自身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必然的要求。
 
但是,县级医院建设核酸实验室建设困难重重:没有地方,没有设备,人员没有证,出现阳性怎么处理,管理不知道怎么做……对此,邓芳详细介绍了颍上县人民医院和中科大附一院分子检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体会。她提示到,实验室建设选址时一定要先考虑工作量,流程和生物安全,也要注意人才、设备等硬件,以及管理、制度、认证等软件。
 
邓芳发现,当人才、设备、实验室等都有了保障以后,规范化的管理是县域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此,她提示各位医院管理者要重视规范化的管理,一定要给把 质量管理的事情作为和实验室建设作为同样重要的事情去做。
 

对话县医院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


对话一:县级医院要不要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怎么建?
 
张晓军 :必须要建。我们医院原来就有一个p2实验室,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扩建,用了将近五天的时间完成了改造,并顺利通过了上级的验收。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对提升医院的检验能力、医疗服务能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以及体现医院的技术价值、社会价值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疫情下,医院运营压力较大,应抓住、抓紧、抓实现有国家的利好政策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晓军

实验室检测人员需要本科人才,应具备PCR上岗证,而县域医院这样的人才不太多,因此要做好人才储备。同时,要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

 
李玉亭:一定要建。目前,随着复工复产、学生开学,核酸检测的需求量倍增。我们这边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我们区域有劳改监狱,因此应检尽检人员的数量是非常庞大。
 
山东省微山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玉亭

目前,我们在核酸检测的数量和成本方面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关于检测费用,尽管我们山东省定了物价,核酸检测是150,抗体检测一项是50元,但是由于我们大部分都是应检尽检的人员,因此并没有收费。
 
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医院总共花费800万支出,财政已经到了650万,包括买设备、建传染的观察病房,购置的呼吸机,以及核酸检测配套的设备,政府给医院投入了很多钱。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核酸实验室该不该?一定要建。现在的疫情终将会过去,但重要的对于未来疫情风险的防控能力建设。公立医院要想达到更好的服务能力,关键还要看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抗震能力以及快速果断的处置能力。
 
乔来军:疫情和病情不一样,病情关系这一个人、一个家庭,但是疫情对整个社会的伤害非常的大。4月27日,河南省公布了全省首批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医疗机构名单,我们巩义市人民医院也名列其中,目前正在筹备建设一个标准化的实验室。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院长乔来军

对话二:核酸检测实验室会不会增加医院成本?
 
邓芳:公立医院经营不指望增加利润,但是要让职工吃上饭、有奖金。因此就要算好一笔账,建实验室谁来建?这段时间有疫情一天只有几十个检测项目,疫情结束以后可能就没了,如果一个检验科没有一个本科生,还要做好质控,这样的情况怎么建?这样的情况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不建核算实验室不代表医院没有核酸检测的能力,也就是说可以和第三方合作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满足医院发展需求。 即使和第三方合作,从合同管理上来讲,责任还是在医院,材料还在医院出,报告单写的也是医院的名字, 因此,医院还是要建核酸实验室整体的管理体系,真正具备针对更多传染病病源诊断学能力。
 
乔来军:公立医院肯定要坚持公益性,不能只算成本账。此次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医院面临的压力也非常大,当时我们就是采取与第三方合作的形式。 合作了以后,原来这个防控的压力大大减轻了。
 
对话三:除疫情以外核酸检测实验室还能发挥哪些作用?
 
邓芳:核酸实验室建成以后,医院会不会赔钱,这个学科能不能发展起来,这些是医院管理者比较关心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对于传染病的工作能力肯定是很强的,无论是乙肝,丙肝,还是呼吸道疾病等都是如此。
 
另外,分子诊断要发展新学科,后期的提升能力肯定要做科研,拿项目,学科发展不能光靠病人,还要靠科研和教学。如果把检验学科建起来时, 检验科又可以作为院部临床实验合作,它是一个学科科研的很好的公众平台。因此,核酸检测室要提前布局去建,不要当做一种经营想法,还应该去考虑它的社会价值和作为医院科研的平台科室。
 
目前,县医院大多数都在加强肿瘤建设,因为有好多肿瘤患者会外流,为什么?就是因为病理不行,不能做靶向药物,不能做很好的分析。所以,分子检测平台成为现代诊断的一个制高点,提前布局更利于长远。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县医院,病源,县域,医院,疫情,核酸,实验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