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2020年5月24日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5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图片: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上图)作题为《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大会发言,围绕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激励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激励科技工作者甘为人梯、奖掖后学,集智攻关、团结协作;进一步健全激励科技工作者干事作为的体制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据悉,此次会议,葛院士提出的6个提案内容,将分别聚焦促进我国医疗创新务实发展;建议将小学“体育教育课”改为“健康教育课”;加大力度打击贩卖医学论文,不让学术沦为功利的奴隶;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改善养老和医疗保障难题;加强和完善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疫情、自然灾害)建设和危机干预;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热点
葛均波院士
在发言中说,当前我国科技事业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急功近利、浮躁、浮夸、圈子文化等现象还时有发生,科技领域作风和学风建设任重道远。他表示,每项国家科技奖的背后,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他认为,有关部委已发文破除SCI至上,但解决制约科研发展的问题,仍要完善与基础研究特点相适应的保障、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保障性经费的拨付力度,建立稳定支持自由探索的机制,让“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注得到更多褒奖,促进形成踏实苦干、勇攀高峰的氛围。
发言全文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科学家很快查明病原并分享基因序列,赢得世界赞誉;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嫦娥四号登陆月背……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科技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成果。当前我国科技事业正处于最好发展时期,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急功近利、浮躁浮夸、“圈子”文化等现象还时有发生,科技领域作风和学风建设任重道远。
去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激励科学家群体自觉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新时代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建功立业的良好机遇,弘扬科学家精神正当其时、正当其势。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迫切需要科技工作者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当前,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复工复产、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做好“六稳”、落实“六保”的重要支撑,尤需在四个方面着力。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