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县医院:今年国家“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有新计划, 县域互联网医院建设迈大步
记者:梅志采访整理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健康中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预约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改善医疗服务重要举措在应对疫情、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表明互联网医疗已不再是一个每年都在提的空概念,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得到控制,因疫情而凸显价值的互联网医疗建设已成为当下我国医疗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日前,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二级以上普遍建立预约诊疗制度,并鼓励建立门诊和住院患者服务中心,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通知》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应普遍建立预约诊疗制度,并提供门诊分时段预约、住院预约和择期手术预约,其中分时段预约精确到30分钟;开展日间手术的医院应当提供日间手术预约。另外,鼓励医院建立门诊和住院患者服务中心,整合患者服务各项功能,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预约、分诊、结算、随访等服务,并逐步建立线上患者服务中心。
在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上,二级以上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提供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诊间结算、移动支付、院内导航、检查检验结果推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门急诊病历自助打印和查询等线上服务,积极推进转诊服务、远程医疗、药品配送、患者管理等功能建设与应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实现临床诊疗与患者服务的有机衔接。
在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水平上,二级以上医院应当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做好医院智慧管理系统建设架构设计,建立具备业务运行、绩效考核、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后勤能耗、廉洁风险防控等医院运营管理平台。
《通知》还指出,各医院要进一步建设完善医院互联网平台,发挥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高效、便捷、个性化等优势,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开展药品配送等服务,不断丰富线上服务内涵,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缓解线下诊疗压力,为疫情防控和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创造有利条件。
二级医院作为大多数县域医疗机构布局中的“标配”,承载着国家大多数人口的救治工作,如何增强人们就医体验是一项基层医院领导者们始终关注的问题,这次《通知》的颁布,再一次为县域医院进一步建设完善互联网医院上指明了方向。
去年12月,内蒙古扎鲁特旗人民医院便实现挂号就诊实名制,患者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挂号、缴费,门诊、住院患者均可以使用,不用再排队等候,这样的线上挂号制度在疫情中派上了大用场。
“医院微信挂号占比达到40%,微信缴费占比达到39%,新时代采取这些新方法让大家在就诊时感到越来越便利。”扎鲁特旗人民医院院长张铁军在4月份接受健康县域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看病挂号要预约,分时就诊不扎堆”,目前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已基本恢复正常诊疗秩序。
在这次疫情中,各大医疗机构纷纷看到互联网医疗显现出的巨大潜力,但二级医疗机构在布局建设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问题。“很多患者缺乏对互联网+医疗所带来便捷就医的了解和体验,尤其县级医院面对更多的是基层农村患者,这方面认知更加不足。”张铁军表示,县级医疗机构在建设互联网医疗过程中尤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便捷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新冠疫情暴发后,医院成为高危区域,为减少人员聚集,“互联网+医疗”成为百姓获得医疗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也为县域医疗机构布局建设提供了一次新机遇。
此次《通知》还表示,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指导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各地建立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并加强监管,确保互联网医疗服务信息和网络安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