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疫情危急时刻,医务人员积极奋战,在战“疫”大考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他们是医护人员,也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履职为民"的初心和力量。
5月22日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去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提出今年重要目标和部分重点工作。
5月21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汪洋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郑建邦作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举行的一次盛会。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唐金海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妇幼分院院长王水教授
分别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光荣参会。
他们满怀信心、共赴盛会,把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优秀答卷带到全国两会上,他们依法履职、建言献策,以另一种方式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全国人大代表唐金海教授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金海教授提出了“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等建议,疫情期间,他带领医院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让远程会诊、网上医疗成为了一股有力的抗“疫”力量。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民众对生命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医疗机构有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唐金海教授将目光投向生命教育、医养融合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上。
开展生命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目前公立医院的健康教育活动大部分以疾病预防、康复保健等内容为主,鲜少涉及医学伦理、生命教育等相关内容,与全民健康素养提升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唐金海建议从完善生命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创新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发动全员力量共同开展生命教育三个方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双一流”建设应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倾斜
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已经纳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数量相对偏少,现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数量,难以适应未来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队伍建设的战略需求。建议相关部门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动态调整中,进一步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的支持力度。
推进医养深度融合提升健康养老服务供给
近年来,江苏省老龄化的问题格外突出。针对目前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建议推进医养深度融合,提升健康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从政策保障和队伍建设两方面着手,加大工作支持和推进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对从事老年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王水教授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院长王水曾参加过抗击非典和H1N1流感的战斗,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在带领全院广大医护人员坚守防疫一线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全社会应当重新来审视综合性医院,尤其是红十字医院的建设,是否足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
综合性医院建设应有“标配方案”
在经历2003年“非典”疫情后,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医院、公共卫生系统在应对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也还存在一些短板问题。结合日常医学工作,在没有出现突发事件时,综合型医院内的很多学科处于闲置状态,在加重医院经济负担的同时,也成为一种资源浪费;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综合型医院的应对措施、设施又可能跟不上。建议加强综合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
全面推进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驰援武汉的医护团队中,大多数为护理团队,他们对于疫情防控的贡献有目共睹。目前对于护士群体的培养和关爱还是不够的。建议加大对专科护士的培养力度,加强对护士的人文关怀,全面推进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END-
来源 / 综 合
编辑 / 宫丹丹
江苏省人民医院宣传统战处出品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