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冬平教授
香港大学外科学系名誉教授
香港肝癌及肠胃癌基金会创办人及主席
笔者在两个月前曾经写过新冠肺炎疫情对一些癌症病人的衝击,最近碰到一位受新冠肺炎和肝癌复发双重打击的年轻肝癌患者,更因新冠肺炎“复阳”疑云,而差点耽误了肝癌治疗。
这位乙肝病人于五年前做了肝癌切除手术,之后定期检查都没有复发。他于今年三月下旬发烧确诊新冠肺炎,肺部X光有典型的毛玻璃状花斑。在香港公立医院接受治疗三星期后,他终于康复,大步跨过新冠肺炎这一关,于四月中旬出院,出院前两次新冠病毒测试皆呈阴性。
这位病人于四月下旬的定期肝脏核磁共振检查,发现了一个大于一厘米的新肝癌。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刚从新冠肺炎康复,又要面对肝癌复发,需要再次入院进行射频消融手术。
鉴于香港公立医院手术轮候时间长,他决定到私家医院进行手术。他是新冠肺炎康复者,私家医院要求他入院前再进行一次鼻试子的新冠病毒RT-PCR检测,结果晴天霹雳,初步测试显示阳性,怀疑是“复阳”个案,医院马上用了另一套测试剂复检,结果却是阴性,样本也被送到卫生署检测,而结果是不确定。香港卫生署建议他在私家医院再次检查,但医院却要他等四个星期后才再次接受新冠病毒检查,并且拒绝他入院接受肝癌手术。
肝癌的治疗效果和肿瘤的大小有直接关系,越小的肿瘤彻底治愈的机会越高,两厘米以下的肿瘤更是治愈的最佳黄金时机。肝癌的生长速度比较快,病人不想拖延治疗,幸而另一家私家医院接受病人即时再次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患者顺利入院完成了手术。术中发现,肿瘤较之前检查时增大了数毫米,幸好还在两厘米以下。
对于新冠肺炎病毒测试的准确性及“复阳”,笔者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能评论两间医院处理这位怀疑“复阳”病人的手法,但这次“复阳”疑云为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折腾。癌症对这位病人的生命威胁,远高于新冠肺炎,癌症绝不会乖乖地等待病人数星期后再次做新冠病毒测试。
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就算这位患者的病毒测试结果真是阳性,只要他身体状况适合,医生也有责任为他进行手术,只是预防感染的保护措施要做得更加谨慎。笔者相信第一家医院的决定,是从预防新冠肺炎病毒在院内传播层面去考虑,但却忽略了癌症病人治疗的急切性。
很多传染病专家甚至世界卫生组织都预测,新冠肺炎疫情会持续一段长时间,甚至成为人类的风土病,因此医院有必要思考,如何在预防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和为病患者提供适时冶疗之间取得平衡,务求减少延误严重疾病如癌症的治疗机会。
潘冬平教授
香港肝癌及肠胃癌基金会创办人及主席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