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女士去年右脸发现上颌窦良性肿瘤,术后定期检查未有异常。然而半年后右脸再度肿痛,专家怀疑已经恶变。若按传统手术切除,代价不仅仅是毁容:眼球下塌、半边脸严重变形、口齿不清、进食易呛到鼻腔,身心皆苦。
这可怎么办?泮女士慕名来到祈福医院,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名医、鼻内镜外科Top10 Dr之一的史剑波教授联合顶级专家开展新手术,完全清除肿瘤,并成功保护患者容貌!
脸部肿痛发现肿瘤,术后半年多复发
2019年6月,家住河源的泮女士因右脸胀痛发现上颌窦肿瘤,采用鼻内镜手术将肿瘤切除,术后病理提示为良性的骨纤维瘤。之后一直在当地医院间断做鼻内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然而,2020年3月底,52岁的泮女士再次出现右脸肿痛,并伴有牙痛,在当地口腔科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仍反复发作。4月10日,泮女士到赣州某医院进一步做鼻窦CT检查,这才发现右上颌窦肿物伴周围骨质破坏,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
检查提示恶性可能大,传统手术后“面目全非”
4月18日,泮女士慕名到祈福医院就诊,找到了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名医、鼻内镜外科Top10 Dr之一的史剑波教授。
当天肿瘤活检术结果为骨纤维瘤,然而入院次日的核磁共振(MRI)提示肿瘤恶性可能大,且已侵犯右侧颞肌、鼻腔、翼腭窝,右侧上颌骨、蝶骨、牙槽及右眼眶下壁骨质破坏。史剑波组织科室人员术前讨论,结合多年经验认为,虽然目前的病理活检显示肿块良性,但结合MRI报告及临床表现,肿瘤极可能为恶性,建议在进行鼻内镜手术时重新取活检,快速做病理。
MRI提示,右上颌窦有巨大肿物(见画圈处)
据了解,传统的上颌窦恶性肿瘤切除手术以“毁容”为代价。要从鼻侧切开,把半边的上颌骨、眶下壁、硬腭等全部切除,涉及范围非常广。因无上颌骨,患者术后半边脸将严重变形、塌陷;因无眶骨,眼球下塌;因无硬腭,吃饭喝水容易呛到鼻腔、说话含混不清。不仅将令患者面目全非,也在身体上、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生活极其痛苦。
泮女士和家属对疾病非常恐惧,得知是恶性肿瘤后更加茫然无措。祈福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春利副主任、赖明医生等反复耐心地沟通,跟他们详细分析疾病情况,缓解了病人的焦虑情绪,最终愿意配合治疗。
为避免毁容,顶级专家联合开展新手术
为了避免术后“毁容”的情况出现,史剑波邀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内外科的陈宇教授前来会诊,决定进行经口联合鼻内镜手术,在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患者的容貌。
史剑波(左)与陈宇(右)进行病情探讨
4月23日上午,史剑波教授和陈宇教授共同走上手术台。史剑波先熟练地找到肿瘤,并在不同部位切除部分送病理检验,结果显示骨肉瘤,果然是恶性的。
陈宇教授联合史剑波教授细心地将右上颌骨、牙槽骨、硬腭及肿瘤切除,并刮除眶底、上颌骨后壁及内侧壁肿瘤。经过近3个小时的精心手术,肿瘤被完全清除,同时成功保护了病人的容貌!脸部与术前相差无几,丝毫看不出手术的痕迹。
术后MRI显示,肿瘤切除干净(见画圈处)
泮女士术后5天复查MRI,肿瘤切除干净,一周后已出院,后续将进行局部放化疗。
(左:术前外观;右:术后外观)
据了解,上颌窦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约占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20.3%。史剑波教授提醒,上颌窦恶性肿瘤早期常无任何症状,确诊较难,常被贻误。40岁以上人群若出现一侧进行性鼻阻塞,或反复有带血鼻涕,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