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都没敢动,伤口还是一直在流水了。
我这是来换药的,澡也没敢洗,还不是一样!
我怎么挺好的,照常活动,术后三天就洗澡了啊!
我都这么小心翼翼了,不敢洗澡,不敢活动,伤口还是不断发炎呢?
怎么相同的手术,结果相差甚远呢?到底是什么引起手术伤口发炎的呢?
为什么“不活动”“不洗澡”不能促进伤口愈合呢?下面就来做一下具体介绍: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如何正确保护我们的伤口!
外因重要
内因也重要!
01 伤口感染
这是手术伤口长期、难以愈合的主要原因。
长时间的溃疡、化脓状态,使病菌大量滋生,损伤切口局部的细胞和基质,可加大伤口局部张力,甚至破裂(包括正在愈合及已缝合的伤口);某些化脓菌产生的霉素及酶类还可引起细胞坏死,胶原纤维和胶原溶解,加重组织损伤,从而阻碍伤口愈合。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以及其他特殊病菌。
术前的剃毛备皮,损伤的毛囊或皮肤表层会成为细菌入侵的感染通道。污染手术(如脓胸、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术中、术后操作都可能带入细菌,易污染伤口,或止血不彻底提供细菌滋生的条件,这些都可能导致感染。
伤口伴红、肿、热、痛,甚至有脓液渗出等症状,均表示伤口存在感染,可以局部消毒、换药、涂抹抗菌膏处理。一些化脓的切口,需要借助引流条、引流管将脓液排出体外后才能愈合。
02 伤口内有异物存留
手术切割时,肌肉、脂肪等组织受到损伤发生变性坏死、伤口腐肉附着、异物残留(包括外科缝线、外界颗粒性物质、切口敷料残留物等),这些坏死组织或异物的存在都会影响肉芽的正常生长,阻碍愈合。对难愈合的切口,首先应做相关检查,排除异物的可能。必要时清创,将“污染伤口”转变为“干净伤口”,才能新生肉芽。清洗切口时,必须完全彻底,避免清洗液液的损害和再次异物残留。清洗液一般以生理盐水最合适。
03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良好的局部血液循环既可以保证伤口愈合所需的营养和氧,也有利于坏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局部感染的控制。反之,则影响组织细胞再生修复,尤其对那些药物及营养输送很难到达的特殊部位伤口。手术操作、切口缝合或包扎过紧、较严重的休克都能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代谢产物清除不及时,细胞增生受抑制,而影响手术切口愈合。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脉管炎、静脉曲张等,也会因血液循环差,导致营养供给障碍,伤口修复能力减弱。所以,缝合和包扎的松紧度要适宜,促进组织的供血供氧。
04 伤口张力过大
伤口面积较大或较深,缝合口对合不良都会导致伤口张力过大,影响肉芽组织的生长。出现张力大的情况,需要采用减张缝合方法、多次分层缝合的方法;粘贴胶布时需垂直于伤口的方向,并将伤口两侧皮肤向中间推挤;必要时,延长拆线时间。另外,伤口存在挤压、剪切等外力作用时,也比较难愈合,必须解除外力的作用。
患者自身
体质和疾病
01 营养不良
某些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蛋白质缺乏时,切口愈合所需的各种营养不足,会导致伤口组织细胞生长障碍,成纤维细胞无法成熟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合成减少,肉芽组织形成不良,切口愈合延缓。常见于长期进食受限或者消化吸收不良、肝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患有肿瘤、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或低蛋白血症、贫血、肝肾功能不全者。
02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血运障碍等因素可影响手术切口愈合。
03 高龄
老年人机体吸收和合成营养的能力相对差,各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明显减弱,尤其是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周期明显延长,加之血管老化导致血液供应减少,都会使伤口愈合延迟或困难。
04 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机体的防御能力下降,潜在的感染因素多,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大。多见于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者、近期放化疗的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排异药物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其手术切口愈合也较缓慢。
05 肥胖
过度肥胖者,手术术野暴露差,可能会延长手术时间;肥厚的脂肪组织在电刀、缝线的刺激下极易发生组织坏死和脂肪液化;术后脂肪组织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少,且脂肪组织太多会导致切口的张力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容易发生障碍。这些原因导致肥胖者的伤口难以愈合。
06 某些药物的使用
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明显抑制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胶原的合成,并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青霉胺也有类似的作用,并减弱其抗拉力强度,因其能与胶原a肽链上的醛基结合,干扰胶原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形成,致使胶原纤维失去稳定性,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吸收。
07 长期住院的患者
患者皮肤、呼吸道等器官携带的细菌增多,发生切口感染的机会几率会增加。
总之,术后伤口久治不愈,基本上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寻找原因:伤口的愈合环境和患者自身体质、疾病。伤口环境导致的愈合不佳,可通过消除负面影响因素进行改善;自身体质或疾病原因导致的,则只能改善自身身体条件了。
不活动、不洗澡
真的对吗?
不活动?
很多胸部手术的患者,术后害怕伤口裂开,“不活动、不咳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手术时会进行多次分层减张缝合,术后24小时左右,各层已有一定程度的生长和愈合了,能对抗一定的张力,早起活动不仅不会使伤口裂开,反而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伤口愈合。
不洗澡?
不洗澡?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有伤口就不能洗澡,那么,又该怎样看待术后“不洗澡”的问题呢?伤口沾水就会发炎么?根据如前介绍,其实“沾水发炎”是:细菌入侵、异物存留问题。不洗更麻烦,关键问题是用什么洗、怎么洗。
建议:术前淋浴,更换干净的衣物;术后及时清洗切口上的污物。
小贴士
拆线之前,尽量保持切口区域皮肤干燥,如有污物要及时清理,最好用碘酒或生理盐水,如要清洗周围皮肤可用医用无菌防水敷料覆盖伤口。
如无特殊感染或裂开,拆线后就可以用生活用水清洗了,擦干保持干燥即可。对于较粗的缝线,拆线后可能会有少量出血,可等两三天。手术切口拆线后,勿用力揉搓,不容易冲掉的污物可以用棉签轻轻擦去。胶布的痕迹可用松节油,没有时可用卸妆油或橄榄油代替。如使用医用胶水粘合的切口,这些胶本身防水,一般两周左右会自然脱落,只要切口没有裂开,一样可以正常清洗。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