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引起心脏、脑血管、肾脏和周围血管病变,是罹患脑卒中、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
在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超过了一半,而≥80岁的高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且仍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为响应国家“健康老龄化”的战略规划,规范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终于颁布,该指南是我国首部针对老年高血压防治的指导性文件,突出老年人特色,对老年人降压目标、特定人群的治疗、血压波动、多重用药、血压管理等问题做了详细阐述。本文将从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和评估、高血压的治疗等方面做简要解读。
老年高血压严重嘛?
患者平时该怎么控制血压呢?
一起往下看吧~
一、老年高血压的诊断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群相同,但在年龄上做了界定,即: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本身即是一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故老年高血压患者基本上都属于心血管病的中危人群。
二、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收缩压增高为主: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占高血压的60%。
血压波动大、夜间高血压、清晨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多种情况并存。
老年人高血压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如脑血管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慢性心力衰竭)及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等。
三、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起始血压水平和降压目标值
四、老年衰弱的评估重要性
衰弱(Frailty)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是决定降压药物耐受性的重要因素,也可影响高龄老年人降压治疗获益,因此指南强调了老年高血压衰弱评估的重要性。
对于高龄高血压患者,建议在制订降压治疗方案前进行衰弱的评估,特别是近一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体重下降>5%或有跌倒风险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
衰弱是指老年人生理储备下降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衰弱是失能(disability)的前兆,失能则是介于生活不能自理和死亡之间的中间阶段。衰弱常表现为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平衡功能及步态受损、容易出现谵妄等。目前常用评估方法有Fried衰弱综合征标准、衰弱指数评估、FRAIL量表等。
五、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诊断明确后,对所有患者均应立即给予生活方式干预, 并根据个体情况,决定是否启动药物治疗,并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老年人降压药物应用应遵循以下5条基本原则:
小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长效: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24 h 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有效控制夜间和清晨血压。
联合:若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低剂量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增加降压效果,单片复方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适度:大多数老年患者需要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起始阶段,但不推荐衰弱老年人和≥80岁高龄老年人初始联合治疗。
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耐受性、个人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单片复方制剂,均可作为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初始用药或长期维持用药, 其他种类降压药物也可用于特定人群。可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合并临床疾病情况,优先选择某类降压药物。
六、老年高血压的非药物干预方式
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6g;适当增加钾的摄入。
合理平衡膳食,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类的摄入,减少动物内脏和动物油脂的摄入。
控制体重,使BMI<24 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戒烟限酒,尤其注意减少被动吸烟。
适当增加锻炼,低中等强度,每周3-6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老年人应该选取适合自身的锻炼方式,以轻微疲乏感或微微出汗即可。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综上,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应当加强血压测量,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家庭自测血压或诊室测量血压,同时应适当随访以评估治疗依从性和治疗反应,有助于血压达标,并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和靶器官损害。
专家介绍
余华,医学博士,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保健科/老年病门诊,副主任医师。
来源:干部保健科
文字:余华
编辑:王坚连
审核:杜晓红、黄丽颖
原标题:一医青年专家说科普⑭丨干部保健科余华:老年人患上高血压怎么办,这六点很关键!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