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器械
编辑:巧克力
NO.1
150万元的熔喷布套餐
5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哄抬熔喷布等防疫物资价格违法行为典型案件(第十一批)》,曝光9个哄抬熔喷布价格违法案例。
案例显示,4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对浙江金三发卫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查。
经查,在熔喷布市场紧缺情况下,当事人通过“套餐”形式强制捆绑销售熔喷布和口罩内外层无纺布。“套餐”(1吨熔喷布+1吨内层无纺布+1吨外层无纺布)最高价格达150万元。
除了天价熔喷布套餐,案例还曝光某“倒爷”把熔喷布价格哄抬至76万/吨。
4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对广州市陈某某销售熔喷布的价格行为进行检查。经查,当事人通过商业贿赂手段,买通熔喷布生产企业内部人员,以“广州市荔湾区东轩文具商行”名义,购得近1吨熔喷布,随后加价至每吨76万元卖出。
此外,上海精发实业有限公司业务员马某将每吨7万元的熔喷布加价至每吨32万元,还要求客户与上海精发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低价订货合同外,将高额差价转入其控制的私人账户。
江苏苏州余某某将每吨15万元的熔喷布加价至每吨28万元。2个月内利用不签合同、不做账、使用6个私人账号转账等手段,转售熔喷布27吨、纺粘无纺布79吨、粒子料186吨、热风棉2吨,累计获利300余万元。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上述违法案件均已立案调查或移送公安机关。
NO.2
缺乏国家标准,熔喷布监管困难
市场监管总局已多次发文表示,要严厉整顿熔喷布企业。
5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促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全面复工复产达产的通知》要求,整顿和规范重点地区熔喷布生产企业秩序,严厉打击“黑作坊”,坚决防止不合格防疫用品流入市场。
5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文称,在短期内立案调查的9起典型案件中,广东江门某无纺布公司案对当事人罚没共计3270余万元。
罚没超过3000万元,市场监管总局毫不手软,但对于熔喷布行业的长期监管,似乎仍缺少统一的国家标准。
5月11日,根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浙江金华市发布《浙江金华市熔喷布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情况》显示,当地熔喷布生产企业从3月底6家增长到目前28家,预计受江苏扬中等地“休克疗法”整治影响,产能转移,数量还会增加。
但由于缺少标准支撑,对熔喷布的监管仍然存在难点。
上述工作情况显示,目前国家还未发布口罩用熔喷布标准,《浙江省日常用防护口罩过滤材料指南(暂行)》要求用于生产日常防护口罩的熔喷布过滤效率必须≥80%,但只是疫情防控期间的暂时性依据,治理“小熔喷”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明确的国家或者行业标准支撑。
其实江苏省已发布全国首个口罩用熔喷布标准,但只是团体标准,主要适用于卫生防护用口罩熔喷布,由团体成员按照约定采用,并供社会自愿采用,强制力度有限。
4月24日,根据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正式发布团体标准《口罩用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T/JSFZXH001-2020),规定了原料要求、产品分级、基本技术要求、专项技术要求、检验判定方法,并对产品标识提出了明确要求。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