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860年5月21日,荷兰病理学家威廉·爱因托芬出生。他因发明心电图描记器,获得了1924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其父为荷兰驻爪哇军医。10岁时父亲去世,随母回荷兰。
1895年,他在英国生理学家沃勒的基础上开始心脏动作电流的研究,改进了德·阿森瓦氏的镜影电流计。1901年他设计了弦线式电流计,采用直径为0.002毫米的镀银石英丝代替动圈和反射镜记录心动电流及心音,克服了以往仪器的缺点。两年后,他确定心电图的标准测量单位,即描记记录的影线在纵坐标上波动1厘米,代表1毫伏的电位差,在横坐标上移动1厘米为0.4秒。采用P、Q、R、S、T等字母标出心电图上的各波,并选择双手与左脚安放电极板,组成3种标准导联(大家听着是不是很熟悉)。之后,心电图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1912年他提出著名的“爱因托芬三角”理论。因研究心电图机理和发明心电图描记器,获192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27年9月29日,威廉·爱因托芬在莱顿逝世。
直到今天,心电图机仍然是最普及、最安全可靠的,无创了解心脏功能疾患的医用电子仪器。因为能够很便捷、准确地反映心脏的生理或病理状态,因此是医学检查中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通过心电图,我们能够了解心脏电生理活动情况,尤其是对于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这种急性疾病的筛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很多时候,通过一个小小的心电图,就能及时发现患者心脏的问题所在,及时抢救,挽救生命。
在医院的急诊区,这种同死神的之间的直接对话,就是在老一辈的医学科学工作者们夜以继日的科研中,我们逐渐夺回了对生命健康的话语权。 今天是521,在大家都比小心心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一百多年前的今天,一位让我们可以高效准确地了解心脏状态的伟大医生诞生了。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