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癌痛吗?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理约380.4万例,过去10年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到约40.5%,但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1]。除了生存率,癌痛作为另一个癌症治疗难题,无时无刻都在影响无数癌症患者的生活[2]。
临床数据表示,癌痛发生率高达51%~62%,其中70%的晚期癌症患者表示,癌痛是他们最常见、且备受煎熬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剩余30%的患者也承受癌症带来的剧烈疼痛。癌痛不仅仅影响患者身体方面(身体感觉与运动),对他们的精神、心理、社交、人际关系方面也产生不同程度的负相影响。有患者表示,难以缓解的疼痛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数据显示,癌痛控制与患者生存期存在正向关系,癌痛的质量是癌症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3][4]。
癌痛是什么?
癌痛指的是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晚期癌痛,是造成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在发生癌痛的患者中,因各种原因使得50%~80%的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5]。
癌症带来的疼痛大体可以分为3类,一是癌症直接引起的疼痛,约占所有疼痛的78.2%,大部分癌症在中晚期造成神经受损;二是癌症治疗引起的疼痛,约占所有疼痛的8.2%,如活检、手术、放疗、化疗等导致的操作性治疗疼痛;三是其它疼痛,约占所有疼痛的13.2%,常见症状如衰弱、肌肉痉挛、末梢神经痛等。
癌症本身引起的疼痛:随着癌肿的不断增大,导致临近的脏器被压迫,甚至侵犯神经骨膜,压迫神经丛,从而引起疼痛;肿瘤细胞有很高几率入侵皮肤或软组织,出现浸润和转移,使正常组织被毁坏,产生剧烈的癌痛;如若患者的黏膜腔出现粘连,也会引发癌痛[7];此外,空腔脏器被肿瘤阻塞会导致痉挛、绞痛的发生,肿瘤溃烂、感染发生也会造成剧痛[8]。
癌症治疗引起的疼痛:很多患者过度接受过度治疗,只在意延长生存时间,而忽略了生存质量。手术后,患者的切口瘢痕和神经损伤,会引起癌痛与幻肢痛;患者接受化疗后,很可能出现栓塞性静脉炎,或是化疗药物渗漏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导致癌痛出现;放疗后的局部损伤如炎症、放射线骨坏死,也会引起治疗性癌痛[9]。
癌症免疫治疗
大多数患者对癌痛存在误解,他们认为,既然得了癌症,疼痛是正常的,没有必要与医生诉苦。而由于很多患者不如实表达自身的疼痛情况,对疼痛进行没有必要的“坚持”,而放弃了对疼痛的医治。而且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疼痛的程度也会越来越强烈,需要积极地治疗来进行控制和缓解。
对于癌痛的治疗,专家建议越早治疗越好,忍痛是不可取的。止痛越早越好,越早,致痛的原因越简单,越到晚期,致痛因素越复杂,治疗也越棘手。早期治痛很重要,但关键在于治疗癌症。
癌症免疫治疗,具有控制癌症发展的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小癌肿的体积,补充癌症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缓解疼痛程度(因癌症本身及其它疗法引发的癌痛),提高生存质量与治愈机率,减少其它疗法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以及融洽家庭关系和减轻家庭负担。
疼痛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临床数据表明,统计的癌症患者中,有89.5%存在癌痛,其中超过20%的患者为中度以上癌痛(II级、III级)。I级、II级、III级癌痛患者的QLQ-C30得分较无痛癌症患者明显增高;同时III级癌痛患者的QLQ-C30得分较I级、II级患者明显增高;I级与II级癌痛患者的QLQ-C30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别(如下图)[10]。
相关调查发现,疼痛对癌症患者的躯体方面、精神心理方面、社会人际关系方面(依影响程度大小排列)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全面影响患者的QOL;其中疼痛程度及疼痛时间是影响患者QOL的主要因素。所以以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的癌症治疗必须重视癌痛的治疗,这在重度癌症疼痛病人尤为重要。
上述调查显示有89.5%的癌症患者存在癌痛,其中超过20%中度(II级、III级癌痛)以上癌痛,说明癌症患者普遍受到癌痛困扰。在中国两所中心医院中,仅有31.6%的癌症患者接受止痛治疗。实践证明通过正确的治疗,可以缓解80%~90%癌症疼痛患者的疼痛,这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11]。
预防和治疗癌痛,不仅是可以使患者在发现和治疗癌症时能更舒适,更重要的是使患者能带着充沛的精力来对待癌症病痛,积极应对癌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缓解癌痛对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显得非常重要,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减少患者的痛苦,采取能够维护患者尊严的治疗方式。癌痛使他们生不如死,而可以缓解癌痛的治疗方式可以给予他们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其实,对于患者本人而言,与其饱受癌痛折磨,不如安逸地、开心地走完最后一程。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