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尽可能地早发现肺癌?这些常见症状,也可能预示肺癌

2020
05/20

+
分享
评论
抗癌频道
A-
A+

肺,作为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可谓是“多灾多难”,不仅难逃一手烟、二手烟的荼毒,就连空气偶尔也派出雾霾来捣乱。据《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癌症发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一的就是肺癌!

 

一,临床上也有很多患者出现癌转移症状后才就医的,但肺癌一旦发生远处转移,其预后较差,如何尽可能地早发现肺癌征兆?

首先,杵状指,可能是肺癌的早期征兆

其实在肺癌早中期,身体可能就已经发出了求救信号,只是容易被忽略。

案例

66岁的李先生,平时身体不错,只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但也不严重。三年前,他发现自己的手指甲变形了,手指头也变粗了,但因为不痛不痒,也不影响活动,就没当回事。

一次重感冒,李先生高烧且白血球居高不下,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他已是肺癌晚期。医生表示,如果发现手指异常时就来诊治,通过手术还可能治愈,但现在只能靠化疗续命了……

 

李先生变形的手指其实就是杵状指,它究竟是什么?和肺癌又有什么联系?

杵状指又叫槌状指、鼓棰指,是指在某些病理状态下,手指末端指节,尤其是骨面的软组织,出现无痛性增生、肥厚、肿胀,导致手指末端变形。因为形似杵状而得名。

杵状指可见于多系统疾病,其中肺部疾病占75~80%。当肺部出现病变,导致气道阻塞,易诱发组织缺氧,从而在离心脏较远的手指末端表现为周围组织增厚,即杵状指。

肺癌患者的杵状指症状可能出现较早,往往先于其他肺癌症状。有文献报道,肺癌中杵状指发生率约为1.6~9.4% ,其中以杵状指为首发症状的并不少见。

 

【自测杵状指】

将双手中指向内弯曲,末端关节及指甲并拢。正常情况下,两指甲根部会有一个菱形空隙;如果空隙变小或消失,则可能存在杵状指。

 

二,这些常见症状,也可能预示肺癌,肺癌患者未必一定会有杵状指的表现,也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①刺激性干咳。大多数早期肺癌患者会出现以干咳为主的咳嗽,特别是老烟民,遇到冷空气、刺激性气味等,都可引起阵发性干咳,有时咳嗽较为激烈,一时难以恢复正常。夜间咳嗽、突然咯血、痰中带血也可能是肺癌的信号。

②低热。肺癌患者出现低热比较多,体温一般在37.2~38℃之间,且普通退烧药难以缓解。

③胸痛不适。如果肿瘤长在周围,可能表现为吸气时疼痛明显;如果肿瘤侵犯到肋骨可引起骨痛;侵犯到肋间神经可引起胸痛。

 

④眼睛大小及汗液分布。如果肺部肿瘤压迫神经,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调节障碍,可能导致眼睛及瞳孔一大一小,或身体一侧有汗液一侧没有。

⑤声音嘶哑。如果肺癌转移到纵膈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发音障碍导致声音嘶哑,常伴有咳嗽,较难缓解。

⑥三凹综合征。三凹是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出现明显凹陷,可能预示肺癌或肺癌转移。

无论是出现杵状指,还是以上症状,都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等相关检查,尤其是长期吸烟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40岁以上人群也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三,中老年人每年都应做一次癌检。

胸部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更多的早期肺癌,早期肺癌通过微创外科手术的干预可以大大降低肺癌的死亡,从而达到延长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的目标。虽然要加强肺癌的一级预防,远离“三霾五气”和加强控烟工作,更要重视肺癌的二级预防,推动肺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研究证明,在肺癌的高发地区,锁定肺癌的高危人群应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项目能够早期发现更多的早期肺癌,通过外科手术可以降低20%的肺癌死亡。

 

《中国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指南(2018年版)》指出,肺癌高危人群为:年龄50岁-74岁;吸烟20包/年,或者戒烟时间小于15年,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肺癌家族史,既往有肺部疾病史。《国际肺癌筛查指南》则推荐年龄50岁以上的人群及肺癌高危人群每年接受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肺癌,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中老年人一辈子都没有做过胸部CT。

四,日常5招护肺养生,助你远离肺癌。远离肺癌,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避免危险因素

除广为人知的烟草、环境因素(粉尘、装修污染等)外,以下因素也可能诱发肺癌,应注意避免。

慢性肺部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哮喘、良性的小结节等疾病,病变区域的细胞新陈代谢异常旺盛,易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肺癌;

真菌孢子等细菌:潮湿易致真菌等迅速繁殖,人体吸入后可诱发肺部感染,增加肺癌风险。衣柜、书籍等要注意除湿防霉,绿植中的腐叶也要及时清理;

 烟花:烟花燃放会产生很多有毒颗粒,包括二氧化硫,吸入人体时易损伤黏膜、肺泡,过量吸入时会大大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

2补充硒元素

癌细胞的生长,需要源源不断的营养供给,而硒元素可使人体快速形成抑制因子,阻断癌细胞的营养供应,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从而辅助预防肺癌。

日常生活中可适当多吃含有硒元素的食物,如:蘑菇、麦芽、芝麻、酵母、金枪鱼等食物,有需要时也可适当服用硒补充剂。

3淡盐水清洁鼻腔

盐水清洗鼻腔,有助于稀释鼻腔黏液的浓度,改善鼻腔局部的渗透压,抗菌消炎,保护肺脏。

日常可将3g食盐、300ml温开水制成淡盐水,用棉签蘸取盐水在鼻腔四周转动,清洁鼻腔。也可以购买洗鼻器,直接清洗鼻腔。

4呼吸锻炼操

肺本身不能主动扩张和缩小,呼吸是通过与呼吸相关的肌肉(即呼吸肌)来实现的。研究发现,提高呼吸肌的肌力及耐力有利于肺的健康。

 

平时可以做长嘘短叹的动作,具体方法为:深呼吸后,将嘴唇噘成鱼嘴状,均匀缓慢地吐气,呼气时间宜长于吸气时间。

5护肺养生汤

取生姜2片、白萝卜3片;再取香菜3根,去叶留茎。一同入锅,加入适量清水、冰糖,开锅后煮15分钟。

生姜性温,可归肺经,有解表散寒、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香菜性温,可药食两用;白萝卜富含维生素C,有解毒的功效。三者煮水饮用,有助于护肺养生。

五,大约85%~90%的肺癌可归因于吸烟。

“我国目前有3.16亿人吸烟,7.4亿人遭受二手烟的暴露,如不加以控烟,到2050年每年因吸烟导致的相关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数将突破300万。”

 

12月18日,在上海举办的“健康中国控烟与肺癌防治行动暨一体化戒烟服务项目启动仪式”上披露的这一连串的数字,触目惊心。

2015年,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TheLancet)的一篇论文则指出,中国男性68%是烟民,每年因吸烟致死的男性呈上升趋势。如果没有成功戒烟,未来中国1/3的男性烟民将最终死于吸烟。

很多患者一发现肺癌,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若没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治疗,肺癌还很容易发生转移。

六,肺癌发生转移,4个部位易“中招”

癌症转移主要有直接侵犯、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种植转移4种途径,其中血行转移最为常见。

肺是全身血液循环的必经之处,一旦肺部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通过血管转移到其他组织或器官,进入晚期。哪些组织器官易受肺转移癌“青睐”呢?

1脑部:肺癌脑转移 

肺腺癌、小细胞肺癌易转移到大脑中,可能引起颅内高压或脑神经受损,出现无征兆的头痛、头晕、呕吐、视觉障碍、性格改变等症状。

其中头痛最为常见,呕吐则多发生在头痛剧烈时。如果呕吐为喷射状呕吐,说明肿瘤可能已经压迫到了视神经。

一般通过脑部CT检查可发现癌细胞转移,也为许多无症状的脑部转移患者赢得了治疗时间。

2骨头:肺癌骨转移

 

有数据显示,约50%的肺癌患者最终会出现多部位骨转移,其中肺腺癌转移率最高,小细胞肺癌扩散速度快。

肺癌可能转移到肋骨、胸椎、腰椎、骨盆等部位,但转移之初一般并无症状。随着病情的推进,癌细胞能将原本致密的骨质侵蚀成镂空状,这在医学上被称为溶骨性破坏,可导致转移部位产生疼痛。

不仅如此,骨密度不断下降,还会使骨骼的承重能力也随之下降,甚至一个微小的动作,比如打喷嚏、翻身、伸懒腰、咳嗽等,都可能引发严重骨折或瘫痪,并导致剧烈疼痛。

肺癌骨转移早期的影像检查结果不明显,更建议进行骨同位素扫描检查。

3肝脏:肺癌肝转移

 

肝脏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原发性肺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可在肝区产生单个或多个结节。

有数据显示,约有28~33%的肺癌会出现肝转移,常表现为持续性的肝区胀痛,伴随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损症状。

4淋巴:肺癌淋巴结转移

淋巴转移是肺癌细胞常用的手段,通过淋巴管可以将癌细胞输送到另外一侧肺叶中,产生新的病灶。到了晚期,还可侵入气管淋巴结或颈部淋巴结,引起无征兆的淋巴结肿大,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

远离三霾五气,能有效预防肺癌。

“吸烟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了,大约80%以上的肺癌死亡可归因于吸烟。”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教授告诉“医学界”,医学上常用“吸烟指数”来通俗地描述累积吸烟量与肺癌发生的关系。

 

吸烟指数=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的年数,如果超过400,就属于肺癌高危人群的范畴。

目前,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之首位,每年新被确诊肺癌的人数接近80万,因肺癌死亡人数超过60万。因出现临床症状就诊,而被确诊肺癌的患者70%以上都是局部晚期或晚期肺癌,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我国肺癌的整体五年生存率18%。

虽然吸烟的健康危害众所周知,但很多人并没有紧迫感,“吸烟导致肺癌高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要意识到吸烟对健康带来的风险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除了男性烟民患肺癌风险大而多,近年来在临床上,支修益遇到了越来越多不吸烟的女性罹患肺癌,其中以周围型肺腺癌居多。不吸烟的女性患肺癌,除了遗传因素、内分泌和雌激素因素、职业暴露等病因外,还和支修益多年来一直在呼吁重视的“三霾五气”有很大关系。

 

三“霾”即指室外的雾霾、室内的烟霾和心里的阴霾。五“气”即室外大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烟草烟雾烟气、厨房油烟气和房屋装修装饰材料导致的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还有就是长期爱生“闷气”。

“远离三霾五气,有效预防肺癌发生。我们不仅要关心室外的雾霾天气和可吸入颗粒物PM2.5,更要关心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室内烟霾,这里面包括了烟草烟雾的污染,也包括了厨房油烟污染、室内房屋装修材料带来的VOC污染。所以我们要倡导创建无烟环境,倡导厨房革命,呼吁百姓乔迁新居时要重视绿色装修。第三霾就是要警惕我们内心的阴霾,这种阴霾、心霾是所有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

 

如果家里有孕妇、婴幼儿或者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年人群,还要警惕二手烟和关注三手烟。因为烟民吸烟行为产生的烟雾会沉落在房间的地毯,沙发,窗帘,床单这种纺织品上,同时也会停留在烟民的皮肤、毛发和衣物上。

七,得了肺癌,怎么选择治疗?

1、明确癌症分期

要通过全面的检查来明确是哪一期别的癌症,因为分期是判断预后,更是决定治疗策略的最重要依据。可以说,没有分期,方案的合理制定就变得盲目了,错误的分期必然导致错误的治疗方向。

 

2、找对医院及医生

一旦确诊了癌症患者必须选择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如果不规范的治疗会导致病情的复发,就拿淋巴癌来说,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有一半患者5年之内不会复发,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耐药性,这主要是和治疗方式有关。

在我国,肺癌非常普遍,恰好肺癌早期病征并不明显,所以导致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已经无法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只能依靠化疗或靶向治疗,由于化疗有非常强大的副作用,所以对于肺癌治疗效果一直没有令人满意。近年,医学界开始将免疫治疗结合化疗,更有效地针对肝转移的肺癌病人强化化疗效果削减化疗副作用以及提高身体对癌细胞抵抗力,争取彻底打败癌症!无恶化存活及生存期延长,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曙光。

 

细胞免疫治疗:直接攻打癌细胞

随着医学进步,肺癌治疗再出现新方向——细胞免疫治疗,透过人体的自身免疫细胞消灭癌细胞。一般而言,若我们的身体出现癌细胞,体内的免疫细胞会攻击及消灭它们,但癌细胞很「狡猾」,它能分泌一些蛋白以抑制免疫细胞并令它们不会作出攻击。幸而,医学界研究到免疫治疗药物可令免疫细胞再次能识别癌细胞并作出攻击。
以往,免疫治疗只用于第四期肺癌患者,但由于其疗效好,因此现在一些不能接受切除手术并已进行同步化疗的三期患者,亦可接受免疫治疗一年作维持治疗,希望延长寿命及肿瘤控制的时间。
免疫联合治疗:成效更佳
此外,近年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上、特别是基因突变及肝转移的患者,亦有重大突破。

 

对所有癌症都能产生效果的NKT免疫细胞!癌症治疗的第四种癌症疗法

目前癌症治疗的三种主要方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细胞免疫疗法被称为癌症的第四大疗法。

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免疫系统中主要的直接对抗肿瘤的细胞有两种,即NK细胞和T细胞,而NKT(natural killer T)细胞是NK细胞和T细胞的综合体,同时具有NK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功能和T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功能。

它的主要作用是免疫功能,其数量非常少,只存在于0.01~0.1%的血液中。

NKT的抗肿瘤效应之强,被科学家称作免疫系统里抗击肿瘤的一种“特种兵”。

 

联合治疗:减低死亡风险

可以增强体内免疫细胞活性的作用,几乎可以治疗所有的患者和癌症,且因同时作用于获得性免疫系统和自然免疫系统,不需要提前手术不改变基因。

可以和其他的治疗并用:可以和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的抗癌剂、放射线治疗并用。用免疫细胞治疗达到减轻副作用和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果。

 


 

对所有部位的癌,任何患者都有治疗可能,并且由于是自然免疫细胞的活性化,所以基本没有副作用

3、定期做好监测

等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以及稳定后,要远离一些对身体有刺激性的环境,及时纠正不良的坏习惯。患者去医院做检查,防止复发。治疗后的一年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一年之后每6个月需要复查一次,这样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正在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做B超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及CT检查。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肺癌,症状,预示,癌症,杵状指,转移,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