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采用逆向导丝技术,成功为一名河南患者打通完全闭塞的心脏冠脉,挽救了其生命。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英文缩写CTO),即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由于“易损斑块”的破裂引起血栓形成,同时血栓发生机化、纤维化和钙盐沉积,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腔“完全闭塞”,且持续闭塞的时间大于3个月的病变。对于病人而言,成功开通CTO可以延长生命、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心肌电活动稳定性,减少心律失常事件,而且还可以增加以后可能出现的冠状动脉闭塞事件耐受性及提高生活质量,越是年轻患者,开通CTO病变获益越大。
河南邓州的徐先生,一个月前突发“心肌梗死”在当地医院进行了急诊支架手术,手术过程中发现其右冠脉为闭塞病变。但当地医疗技术有限,无法处理此类病变,在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进行互联网远程会诊后,决定将患者就近转运到武汉进行下一步治疗。患者到达亚心医院后,介入中心主任宋丹教授仔细了解病情,决定带领团队另辟蹊径,采取“逆向导丝技术”为患者开通右冠状动脉闭塞病变。
CTO病变约占需要血运重建治疗冠脉病变的30%。由于血管腔完全堵塞,常规正向操作导引钢丝操作技术常难以顺利通过病变,因此,逆向导丝技术为治疗无法使用正向导丝技术或正向导丝技术不成功的CTO,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但相对于正向导丝技术,逆向导丝技术难度更大、风险更高,要求医生非常熟悉正向介入治疗的各种技术操作手段,并有足够的能力预见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用逆向导丝技术挑战处理CTO病变,也被形容为“悬崖上的舞蹈”。
15日,手术开始后,宋丹教授在众多细如发丝的侧枝血管中反复寻找通路,尝试通过导丝,成功将逆向导丝经侧枝血管送入右冠远段血管腔内。而此时,手术仅仅只成功了一半,由于患者血管病变闭塞时间长,逆向导丝想要通过血管闭塞段仍然很困难。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持久的耐心,在反复尝试后,宋丹教授最终将逆向导丝送至右冠脉近端血管腔,实现了心内的“鹊桥相会”,成功在右冠脉植入支架。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