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点进行康复锻炼,脑血管疾病患者能恢复得更好!

2020
05/19

+
分享
评论
MV医学微视
A-
A+
关于脑血管疾病后的康复问题。

脑血管疾病康复

1.为什么脑血管病病后康复训练很重要?

大量证据表明,脑血管疾病患者做康复训练有以下好处:

①恢复速度快

做康复训练的患者恢复速度比不做康复训练的患者快。

②患者后遗症少,自理能力会提高

做康复训练的患者最终的恢复结果会比不做康复训练的患者好很多,比如瘫痪患者后遗症减少,自理能力提高等。

③医疗花费减少

国外数据显示,做康复训练的患者总的医疗花费会减少。因为患者本身自理能力提高,不仅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花费,还能有效减少反复住院的次数。

2.脑血管病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血管病患者康复训练分很多类型:

物理治疗,比如按摩、针灸等

运动治疗,比如锻炼翻身、走路等,还需要借助相关设备

作业治疗,比如练习手和胳膊的力量、灵活性以及操作能力

言语治疗,主要针对有失语症、吃饭易呛的患者

心理治疗,比如有些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需要心理医生做专业指导

此外,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智力训练,二便训练等

有些偏瘫患者会发生尖足内翻,即脚尖向下,脚掌往里翻。他们落脚时脚尖着地,非常容易崴脚。这种情况需要专门制作长下肢支具,辅助患者康复。

3.脑血管病病后康复训练要遵循哪些原则?

越早越好

大量证据表明,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训练越早,预后越好。

预防性

比如处于脑血管疾病急性期的患者,做了康复训练,可以预防很多并发症的发生。

主动性

做康复训练,患者锻炼的重点在于自身主动锻炼,而非一味依靠别人帮助。

正确性

患者要在专业的康复人员指导下,进行正确的锻炼,从而避免早期练习错误造成损伤或形成错误的习惯等。

积极性

患者锻炼得越积极,效果越好。

学习性

患者康复锻炼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老年人明显糊涂、学习力明显减弱,则会影响康复的进度。

技巧性

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完全恢复,对于身体部分恢复的患者,如何做到自理就涉及到技巧的问题,这时可以采取一些工具,比如穿鞋器、穿袜子器等。

适应性

康复锻炼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尽可能的恢复原先的样子,重新适应新的环境。

如果无法适应,可以尝试让环境来适应患者,比如将原来用的蹲式厕所改为坐式。

4.脑血管病患者康复训练的基本动作训练都有哪些?

翻身

脑血管病患者康复训练的基本动作从翻身开始练习,先是练习左右翻身,可以翻身之后,再练习“坐”。

脑血管病患者练习“坐”分三个层次:静止着能坐住;身子晃荡也能坐住;即使被推一下,也可以坐住。

练习到最后层次是最好的,安全性高,比较稳当。

患者学会“坐”后,就要练习由坐位自己站起来,站起来后,练习站得稳当。

此外,还要锻炼瘫痪腿的负重和支撑能力,为之后练习走路做准备。

走路

当患者可以自行站住,腿部能支撑身体的重量,基本可以往前迈腿,这时就可以练习走路了。

失语

失语症患者需要在医院做详细检查,确定失语症的类型,由医生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法。

吞咽困难

对于吃饭容易呛咳的患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①采用专门的仪器做训练,练习吞咽有关的肌肉;②饮食上做出改变,将稀的食物改成均质糊状或冻状的食物;③注意吃饭的位置,比如插鼻饲管时,患者要低头,即在脖子稍有点屈曲的状态下去进行饮食。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失语症,锻炼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