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淮河镇。
有一位女子,家境殷实。
古语云:饱暖思淫欲,饥寒生盗心。
但是,这位经济条件不错的女子,偏偏爱上了偷窃。
偷什么?
你想也不会想到,爱上了偷肉!
据澎湃新闻报道,这位女子,5月4日至12日期间,共在超市将肉塞进裤子里,盗窃各类肉品40多斤。她偷的肉不敢让家里人知道,自己也吃不完,剩下的都喂狗了。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一个富裕女子,偏偏玩的就是心跳,爱上了偷窃。
而据医学专家分析,这名并不为生计发愁,五斗米折腰的女子的偷窃行为,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偷窃癖”。
什么是“偷窃癖”?
偷窃癖是属于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其表现是反复出现的、无法自制的偷窃行为,虽屡遭惩罚而难于改正。这种偷窃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也不具有其它明确目的(如挟嫌报复、窃富济贫或引人注意等),纯粹是出于无法抗拒的内心冲动,据此可与一般偷窃行为相区别。和抑郁、焦虑一样,属于精神心理障碍疾病。严格地讲,“偷窃癖”也是强迫症的一种,属于精神疾病范畴。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患有此类疾病的人数,并不鲜见。
曾经,杭州某女子,网友口中的“三高”人士:高学历、高收入、高颜值。却偏偏爱上偷窃,多次偷窃后被抓。
台湾某男子,月收入ー万三,是某著名集团的总经理,同样是喜欢偷手机,偷完手机后把它们都砸的稀巴烂。
某高校一男生,成绩优异,家庭条件优渥,却三番四次偷同学的东西,完事后还假装不知情一般热情帮助寻找。你说是不是脑子有病?
任何心理疾病病情都会有轻重,而很多人总是在心理疾病轻度的时候对其亳不在意。倘若这种行为持久不変,那只会越演越烈,最终会导致变态心理。而变态心理往往又会诱发犯罪心理。
据了解,上个世纪中罪犯中人格异常者高达40%~60%。
人的心理是复杂的,至今我们了解的只是人复杂心理上的冰山一角。
一般来讲,心理疾病的起因大多源于外界刺激。即外部对心理的刺激,造成心理不平衡,若在一段时间或相当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解脱,便会引发心理疾病。
就像上面的几个例子,据了解,他们都很优秀,承受的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加。
这个压力,就是一个刺激。
这个刺激,又分很多类。一是遇事想不清,即思维方法出现了错误;二是郁积的愤怒无处宣泄等。久久不能自我调解,就产生了心理不平衡,导致心理疾病,更加严重的会影响生理健康问题。
所以在早期,美国人提倡要哭就哭,还要抱着大树哭,呼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这是有益健康的 那么对于这类心理疾病,我们该如何去治疗?
心理医生认为,这从理论上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SL阶段,S指的是外界刺激,L指的是由刺激导致的疾病。只要把外界刺激因素消除了,所造成的疾病病根也就消除了。
但是,大量的实践证明极大多数的外界刺激因素是难以消除的。所以,心理治疗一般都要发展到第二个阶段,即认知理论,只有你认识了这个疾病,只有认知问题解决了,病根也才有可能消除。
对于患有偷窃癖的人来说,偷的其实不是东西,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当有些真相不为多数人知的时候,你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一般从医学上讲,达到治疗意义的精神疾病患者得占总人群1/5以上。中国有13亿人口,正常估算应该在2.5亿到3亿之间。
这还是讲达到治疗意义的精神疾病,而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标准的,恐怕十分之一都没有,也就是说,总人群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心理不完全健康。这与生理健康是一致的,生理上完全健康的人群是极少部分,多少都会有点病,比如检验符合战斗机飞行员身体标准的就是极少数。
精神疾病有数百种,不要以为只有跑到马路上唱歌才是精神病。将精神疾病与生理疾病相同对待,并接受治疗,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