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腹痛,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胃不舒服,怀疑自己得了“胃病”,想着吃点保胃的药便能很快好起来。
然而腹痛可不仅仅只是胃病这么简单,很有可能是“大病”开始的前兆!
正如今天景哥在此分享的案例,患者因为忽视腹痛而最终导致发展为胰腺癌的悲痛结局,希望大家看完后引以为戒,不要让悲剧继续重演。
案例分享
年过七旬的徐老太半年前间断性出现上腹痛,体重也跟随着下降。徐老太起初并没在意,想着一定是自己的老胃病又犯了,吃点胃药、止痛药应该就能很快好起来。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徐老太的腹痛并没减轻,几周前就连眼珠和全身皮肤也都开始出现变黄的现象,排的尿也特别黄,皮肤还经常出现瘙痒,体重也急剧下降。
徐老太这才暗自担心起来,家人也为此顿感事态不妙。
最近,徐老太的家人通过朋友介绍带着徐老太来到全景就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行PET/MR检查。
检查后发现徐老太胰头肿块,边界欠清楚,FDG摄取增高,且病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十分密切,影像科医生考虑为胰头癌!
影像资料
最终,经临床医生全面评估选择为徐老太做了肿瘤切除手术,病理结果也得到证实,徐老太患的是:胰腺癌!
看完徐老太的故事,我们在惋惜之余更多的是替她感到懊悔。
如果徐老太在半年前出现腹痛时就能提高警惕,做相关检查,结局是否会是另一个样子?
然而千金难买早知道,徐老太接下来要面临的是一系列的放疗、化疗、护理、复查等事宜,可以说劳民伤财,身心俱疲!
你对胰腺了解吗?
胰腺,是一个深藏在我们腰背部前方、腹部深层的“隐居型”器官,与周围的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静脉等大血管和十二指肠等脏器是没有“隔阂的邻居”。
所以一旦胰腺长了肿瘤,很容易在早期就冲出自己的“地盘”往周围地盘侵略,医生能否完整的把肿瘤切除直接关系到患者后续的治疗和存活时间。
胰腺可以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主要分泌胰液,负责消化蛋白质、糖和脂肪;内分泌腺由叫做胰岛的细胞团组成,主要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等对血糖进行调节。
什么是胰腺癌?
胰腺癌指的就是胰外分泌腺发生的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恶性肿瘤。
它病程短,侵袭性相当高,进展迅速,大多患者被发现时基本已是晚期, 5年生存率极低,俗称“癌中之王”。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人鬼情未了》男主角帕特里克、歌王帕瓦罗蒂、香港影星沈殿霞、九段棋手陈祖德等大家所熟知的人物,尽管声名显赫,也拥有优越的医疗条件,最后也都还是没能从胰腺癌的魔爪下觅得生机。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 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病人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 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
在此,全景专家提醒:当身体出现以下几个信号时,要警惕胰腺恶性肿瘤的可能。
警惕胰腺恶性肿瘤
1.左上腹隐痛、钝痛、胀痛或腰背部疼痛现象 2.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体重下降 以上症状较不典型,如果症状持续一段时间,或有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3.皮肤瘙痒、眼角膜、皮肤有发黄现象、小便颜色异常的变黄 4.大便呈陶土色,或者大便内有脂肪油滴 以上症状提示胰腺病变可能有进展,堵塞了胆道、影响到了脂肪代谢功能才出现的症状 5.不明原因的高血糖或者低血糖,或潮红、水肿、出汗、心律失常等等类似更年期的症状时,需小心!也许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在作祟哦。
胰腺恶性肿瘤推荐哪些影像检查呢?
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无创伤、费用低廉,是诊断胰恶性肿瘤的常规方法。但对于小于2cm的胰腺占位性病变优势不明显,且容易受到肠道伪影的干扰。
CT检查
常规的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可发现胰胆道扩张情况以及微小胰腺肿瘤,并可清楚地观察到肿瘤的大小、边界、血供情况,与周围血管、脏器的关系、有无腹膜后的淋巴结转移、有无其他腹部器官的转移;
胰腺CT血管造影,利用三维重建方式,360度的观察方式,可清晰地显示肿瘤侵犯的动脉、静脉,从而提高术前分期的诊断性,并为手术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MRI检查
常规的MRI增强检查,软组织分辨率比CT更高,但总体成像效果不如CT。
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做检查时无需使用造影剂,无创、成像快速、简便、准确率高,可部分替代有创的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胆道检查方式。
该项检查对于诊断梗阻性黄疸,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显示胆胰管系统的扩张整体情况,还能明显显示梗阻的部位、范围以及病理性质,临床上常使用MRCP、CT增强及血管造影等检查技术来综合评估肿瘤的分期,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PET/CT检查
全身PET/CT扫描可较早地发现肿瘤的远处转移情况,在评估胰腺癌的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的疗效有重要的作用。
除此以外,PET-CT在帮助多发转移患者寻找隐匿部位的原发灶方面具有其独到的优势。PET/MR检查
一体化PET/MR较PET/CT而言,具备了更高的敏感度,具有更高的的软组织分辨率,极大提高早期、微小病变(特别FDG代谢不高时,PET/MR更具优势)的诊断和监测能力,进而实现疾病在分子水平的诊断。
温馨提醒: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之一,它往往会告知你身体出现的问题。
很多人往往能忍则忍,能拖则托,直到坚持不住了才会去就医,却可能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特别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大便习惯的改变,身体疼痛等现象,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让疾患有机可乘,最终酿下悲剧!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