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7日,已经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了。但在实际生活中,不管是乘坐公交车等交通设施,还是去商场、公园或者医院等公共场所,都很少见到较完善的无障碍设施。
就拿去医院来说,如果没有人陪同,残障人士在偌大的医院里要穿过拥挤的人潮,经历排长队挂号、缴费取药、看门诊、做检查等复杂的就医流程,这期间会遇到多少不便甚至是风险呢?
我们未曾经历甚至很难想象这种困境,但应该去尝试帮助。无障碍设计,就是基于保障残障人士正常就医的权益,而在医院空间实施的人性化设计。
以医院里的无障碍设计来说,国外医院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1、美国
2012年,美国司法部发起了“无障碍医疗保健计划”。目的是验证康复中心或其他医疗服务设施是否为残疾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在无障碍设计方面,美国许多医院都做得非常到位。比如曾被评为“美国最佳康复医院”的Spauldi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室外的景观步道设计了轮椅通道,两侧安装有扶手,相当安全。
接待台设置了高低位,照顾到坐轮椅患者的需求。
卫生间洗手池的台面作了特别处理,能防止台面积水。并且这种高度设置,对坐在轮椅上的人来说刚刚好。
升降台水疗池提供浅水、深水等多种治疗方案,即使是坐在轮椅上,也能安全、轻松地使用。
2、韩国
其实,论治愈系,韩国人认真起来也没在输的。
就比如韩国大田大学附属大田韩医医院,地面停车坪专设了残障人士停车位,并且位置靠近医院入口,为残障人士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
划重点!下图这个蓝白色图形,是残障人士停车位的国际通用标识。
电梯口地面的提示盲道,用来提醒视障人士现在所处的空间位置。
此外,还有一台残障人士的专属电梯,轿厢门预留了足够的空间,确保轮椅可以自由回转。
药房入口的推拉移动门,加上宽敞的出入通道,轮椅通行完全没问题。
3、日本
人口严重老龄化,加上堪称强迫症的细节处理,日本医院的无障碍设计,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2019年3月,我们实地考察了日本的几家医院,其中这家宇治德洲会病院就令人印象深刻。
大楼前坪设计了一条候车长廊。有雨棚,还有几张等候椅,可以舒舒服服地在这里等车了。
门诊大厅的导视系统非常详尽,综合了图文标牌、智能导视多种形式,对老年人或者残障人士来说都很友好。
门诊区域的过道安装有扶手,并且特别设计了无障碍诊室。
还有卫生间的这些无障碍设计,也太贴心了叭——门口标识牌设计成立面的,隔得远一点也能看清。
男士小便器设置三面扶手,地面还安装了盲道钉,为视障人士提供引导、提示帮助。
除了扶手、紧急呼叫这些标配之外,有些卫生间还额外配备了婴儿护理台,真的很贴心了。
无障碍设计,即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
对照国外医院的无障碍设计,我们起步稍晚,的确做得还不够好。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内地在2012年出台了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其中第8章的“公共建筑”部分,对医疗康复建筑明确了无障碍设计要求。
作为医疗空间设计者,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实践无障碍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以及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老年人)的使用需求,营造一个更安心、便捷且舒适的就医环境。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