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性早熟?儿科医生为您详解性早熟及病因
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性早熟是指在性发育年龄以前出现了第二性征,即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外生殖器发育。
在男女儿童中,性早熟的发生率大约为0.6%,其中女性多于男性。性早熟是指任何一个性征出现的年龄比正常人群的平均年龄要早2个标准差。目前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前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前月经来潮,男孩在10岁前开始性发育,可诊断为性早熟。
治疗目的:①抑制或减慢性发育,特别是阻止女孩月经来潮,②抑制骨骼成熟,改善成人期最终升高,③恢复相应年龄应有的心理行为。
病因治疗:肿瘤引起者应手术摘除或进行化疗,放疗、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者予甲状腺制剂纠正甲状腺功能,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可采用皮质醇类激素治疗。
西医治疗:目前来讲,药物治疗方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拟议剂是目前治疗真性性早熟最有效的药物,这个药物能够降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细胞的表面GnRh受体,使它的性激素的分泌减少,生物活性降低,这是最有效的,但是这种往往用在比较重的孩子,青春期到了四期五期,或者月经来临这些孩子,才应用这个。
那么,性早熟的病因有哪些?
1、中枢性性早熟(CPP)。
亦称真性性早熟,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GnRH脉冲分泌,患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性发育的过程和正常青春期发育的顺序一致。只是年龄提前。主要包括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和特发性性早熟。
2、特发性性早熟。
又称体质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对性激素的负反馈的敏感性下降,使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过早分泌所致,女性多见,约占女孩CPP的80%以上,而男孩则仅为40%左右。
3、继发性性早熟。
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包括:①肿瘤或占位性病变:下丘脑错构瘤、囊肿、肉芽肿,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获得性损伤:外伤、术后放疗或化疗,④发育异常:脑积水、视中隔发育不全等。
4、其他疾病。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5、外周性性早熟。
亦称假性性早熟。是非受控于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所引起的性早熟,有第二性征发育,有性激素水平升高,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成熟、无性腺的发育。
6、部分性性早熟。
单纯乳房早发育、单纯性阴毛早发育、单纯性早初潮。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