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亚技术科普 | 超声引导下的疼痛治疗!
疼痛科
在医院疼痛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病灶内注射治疗、神经阻滞治疗及介入治疗等。在这些治疗方法中都需要对病灶部位进行精准定位从而进行治疗。在这些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医生都是在盲法下进行,通常定位不准确,需要患者配合。直到90年代,神经刺激器的使用提高了治疗定位准确率,但无法可视化让穿刺针尖靠近神经。随后X线机、CT机的出现,可精确定位神经阻滞位置,但仪器较大,不易携带,且疼痛患者需分多次进行治疗,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辐射损伤大。通过人类不断探索发现,目前超声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可部分替代CT的引导技术。
▲图片来源全景
超声引导技术,被称为疼痛医生的第三只眼。其准确率高,并可实时观察穿刺针的前进过程及药液扩散范围,无放射损伤且易携带。超声引导下的疼痛治疗包括各种神经阻滞、软组织痛点注射、关节腔内注射等。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及各种神经痛。
超声引导下的疼痛治疗的优点:
1、非侵入性;
2、无射线照射,携带方便;
3、在直接连续可视的视野下操作进针,避免损伤大的血管神经和脏器;
4、实时超声图像观测注射过程中药液的沉积和蔓延,减少了造影剂的应用;
5、实时图像易于鉴别血管和神经,减少血管和神经内注药的风险;
6、可分清楚软组织、骨骼、神经和血管,避免了使用造影剂,降低治疗成本;
7、连续可观的人体解剖视野下进行穿刺操作,能够在操作者穿刺时有效的避免刺伤血管和神经,是目前最安全的神经阻滞方法;
8、可视下的操作,能分清正常与病变组织,将药液直接注射于病变处或靶点处,定位准确,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灶靶点,提高疗效。
但超声引导亦存在自身的限制,比如骨骼、气体等均会影响其成像,穿刺部位较深时穿刺针显像不佳。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会有更多更好的技术来造福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始终是临床医生永恒的追求目标。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