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大头娃娃”事件不简单:去年就已发生 医院6人参与其中

2020-05-15   中外医讯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大头娃娃”事件早已发生多次,渉事医生才被处理!

医讯君语:“大头娃娃”事件早已发生多次,渉事医生才被处理!


据湖南经视报道,近日湖南郴州永兴县多名患者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经媒体调查发现,这些患儿被医院确诊为“佝偻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特医奶粉”。实际上,这款“奶粉”是一种固体饮料,并不具有特医奶粉资质。



视频显示,这些幼儿在体检时被诊断为牛奶过敏,医生因此建议家长购买氨基酸奶粉给孩子食用。家长们随后去郴州爱婴坊母婴店买奶粉,经导购员强烈推销,最终购买了“倍氨敏”这款产品。当有家长对产品包装上的“固体饮料”提出质疑时,导购声称“倍氨敏”是店里最好的奶粉,也是最畅销的,许多过敏宝宝都在吃。



目前当地已经成立调查专班,对此事立案调查,调查暂未发现有医院和医生参与事件过程。



6名医院人员曾参与“假奶粉”事件



近日热议的郴州“假奶粉”事件已不是郴州首例,2019年12月媒体曾报道,受害孩子家长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曾让其在指定地点购买指定一种叫“舒儿呔”的奶品,但发现只是固体饮料,孩子已吃了半年多,造成发育迟缓。


2019年,湖南郴州市的两名宝妈依照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开的“处方”,从医院购买的奶粉,也是固体饮料,产品名为“舒儿呔氨基酸配方粉”。



随后,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公开信称,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业务员将舒儿呔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进行宣传推介,还私自印制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处方笺”、落款为“便民药房”、内容为舒儿呔各品种配方粉的便笺纸,发放到医院各诊室。


为此,医院以“履职不力、工作失职”为由,对医院药学部、儿保科、儿童消化内科6人进行书面检查、诫勉处理、批评教育、责令公开检讨等处分。同时,医院的便民药房也已关停。



在2019年12月22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湘问·投诉直通车”平台进行了回复称,涉事的两名医生进行公开检讨、训勉处理。  12月28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研究决定,对2名涉事医生先期停止执业一年,停职接受进一步调查处理。


针对“舒儿呔”事件,5月13日,湖南郴州市场监管局、卫健委回应了处理进展,将事件定性为虚假宣传,已对涉事企业下达处罚决定书;企业将联合医院按退一赔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属赔偿,已安排患儿进行体检,涉事医生停职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假特医奶粉的销售过程中,部分医院已成为重要媒介。有厂家负责人透露,此类产品主要流向母婴和医务渠道,在缴纳一定“进门费”后可进入医院院内商店销售。而医院消化科、儿保科、儿童ICU等有处方权的大夫,都是销售人员重点“公关”的对象。

关键词:
医生,湖南,奶粉,第一人,医院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