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不得了了,伤口“发痒、流水”,是感染了么?

2020-05-15   肺常放心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对待伤口“发痒、流水”问题,如何恰当地做到“淡然处之”又“高度重视”。


 

患者一


这个胸腔镜肺手术,伤口虽然小,可是还是有孔啊,尤其这根粗管子的伤口能长好么?

 

患者一


我这伤口奇痒无比,这不,来看看是不是发生感染了呢?

 

患者一


我也是来看有没有问题的,怎么流水不止啊?估计坏事儿了!

......


胸部手术后,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会留下一些伤痕,令人难以“忽略不计”,如果遇到“发痒”“流水”的情况,又要害怕一阵儿?


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对待伤口“发痒、流水”问题,如何恰当地做到“淡然处之”又“高度重视”。一起看看吧!





胸外科手术切口愈合时间


现在的胸腔镜微创手术一般仅在胸壁上打1-3个长2厘米左右的小孔,切口小、伤口愈合较快,术后7-10天基本可以拆线,也有的不需要拆线(缝合用的是可吸收线)。


引流管口周围的皮肤,因受异物刺激较大,切口周围皮肤生长可能相对缓慢且易坏死,导致切口瘢痕愈合,而留下疤痕(所以华西医院尽量细管化或尽快拔出引流管),多数切口都会在拔除引流管后三周内愈合。


如果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有红肿、发热、渗液,说明伤口出现了感染,需要及时的拆除表面的缝线,然后加强伤口换药或切开引流等处理


小贴士


头面部的手术伤口需要5-7天愈合;

胸腹部或四肢术后伤口需要7-10天愈合;

关节部位的伤口需要14天左右才能基本愈合。





不肿不痛,发痒是哪根筋搭错了?


手术伤口愈合过程中感到发痒,这是正常现象。伤口的愈合其实是新生组织填充的过程,这种新生的组织叫结缔组织(幼稚阶段),即新的肉芽组织。手术时皮肤的神经末梢也被切断了,新生的血管和神经都要长出结缔组织,这些血管和神经特别密集、挨挨挤挤。神经组织的再生能力较低(人体各组织的再生能力各不相同),新生的神经末梢易受到刺激,由于此时功能尚不完备,于是感觉模糊,产生了骚痒感(如果是表皮层的伤口,神经不会受到刺激,其愈合过程就不会出现瘙痒感)。一般出现在伤口愈合后期,这也往往预示着伤口快长好了噢!


问题没有,但还真被你说对了,只是筋搭错了!


敲黑板:因此,这种发痒随着伤口愈合会自然消失,不必做特殊处理,但不宜搔抓、衣物摩擦、热水烫洗伤口。如因出汗等原因骚痒感难以忍受,可遵医嘱涂抹抗炎、抗过敏的药膏;或用中药煎汁内服、外洗;必要时红外线照射;同时注意饮食调节。


小贴士


肉芽组织(形似肉芽而得名)的特点:肉芽组织的表面呈细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而无痛觉;  

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①填补伤口及组织缺损;②抗感染,保护创面;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那么就来看看肉芽组织形成和伤口愈合的过程。

 


手术伤口愈合分为三个阶段:

01 第一阶段


急性炎症期,在手术之后伤口内部会有少量的渗血、渗出,并且有炎细胞的聚集,表现为伤口有局部的红肿;

02 第二阶段


细胞增生期,主要是成纤维母细胞和新鲜的肉芽组织的形成,从伤口底部开始生长,慢慢填补伤口;

03 第三阶段


疤痕形成期,成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蛋白,逐渐形成疤痕组织(疤痕组织会有一定的抗张力,防止伤口进一步的出现裂开等情况,所以不必担心咳嗽导致手术伤口裂开),将伤口填平,也就是伤口愈合了。





伤口“流水”也没事么?


所谓“流出来的水”是渗出液,其实是伤口愈合在炎症反应期的表现,简单地说就是皮肤受到损伤后,身体收到信号,血小板、吞噬细胞、白细胞等免疫细胞一起聚集,对侵入的细菌进行杀灭。战争过程中双方都会有死伤,这些死伤的物质最后会以液体渗出的方式排出体外,聚集在伤口周围,就是我们看到的黄色渗液。这些渗液,一方面可以保护伤口,使伤口与外界隔绝,防止新的细菌入侵;另一方面,渗液里的伤口愈合因子,在保持伤口湿润的同时,亦能促进伤口愈合。


正常的“流水”一般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伤口越轻,渗液越少。不同原因的致伤,伤口反应也会大相径庭。如果出现较长时间的“流水”就要考虑是否发生了脂肪液化或继发感染,通常情况下,切口渗液应首先考虑脂肪液化。身体抵抗力低下,重大手术或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出现长期“流水”不止,很可能是继发了感染(我们的胸腔镜微创手术很少因手术本身出现这种情况)。


小贴士


脂肪液化是手术采用电刀时,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灼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进而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的较多渗液,甚至会增加手术感染的几率,影响切口愈合。


01 切口继发感染的判断



注意与肉芽组织相区别):如果伤口周围皮肤出现发红就要注意,那可能是感染的前兆;如发黑、发紫多数是已经发生感染了,糖尿病患者尤其需注意;


轻度肿胀感是正常的,如果触之有波动感或有脓液流出就是感染的征象了,可通过脓液培养找到引起感染的细菌类型;


:如果伤口周围皮温增高,一定要注意;全身发热说明感染已经扩散,较严重了哦;


疼痛:是伤口都会有痛,但呈进行性加剧时需注意,急性感染一般均有局部疼痛和触(压)痛。


02 红肿热痛的原因


局部红和热是因为组织损伤后,致病菌的毒素及人体组织释放的组胺、激素和血管活性物质等使毛细血管和微静脉扩张、血流缓慢;


继而血管通透性和血浆蛋白渗出亦增加致局部压力增加,形成肿胀感;


某些炎症介质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会引起疼痛。


敲黑板发生继发感染,需及时处理,如抗生素应用、加强换药、或切开引流等。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关键词:
感染,伤口,愈合,组织,手术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