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褥疮?古代名医是这样治疗褥疮的

2020
05/18

+
分享
评论
伤迪
A-
A+
褥疮的生肌修复护理方法,其实来自传统中医古方,可见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古代中医称褥疮为“腐肉”,《内经》称为恶肉,《外科启玄》称为“席疮”,《洞天奥旨》称为死肉,中医认为褥疮多因久病卧床,气滞血瘀、血脉不通、经络阻隔所引起的,气血亏损,毒邪内侵,肌肉筋骨失养造成溃腐成疮,迁延难愈。

关于褥疮以及疮疡的治疗,古代中医有云“夫疮疡生于外,皆由积热蕴于内”。《内经》谓血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留于节腠,必将为败。盖疮疽脓溃之时,头小未破,疮口未开,或毒瓦斯未出,疼痛难忍,所以立追蚀腐溃之法,使毒瓦斯外泄而不内攻,恶肉易去,好肉易生也。若疮疖脓成未破,于上薄皮剥起者,即当用破头代针之剂安其上,以膏贴之。脓出之后,用搜脓化毒之药,取效如神矣。若脓血未尽,便用生肌敛疮之剂,欲其早愈,殊不知恶肉未尽,其疮早合,后必再发。不可不慎也。

用通俗话来讲就是在褥疮出现的时候,表层皮肤已经坏死但未破溃,这个时候需要用药促使其溃烂,使得皮下脓液能够正常排出体外,而不向内渗透穿掘。疮口打开后,将坏死的腐肉去除,新肉才能生长痊愈。

同时,还要结合活血通络,把人体气血引到患处以抵抗毒邪的蔓延,针对伤口局部处理,外用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的褥疮膏来快速消除炎症,控制住邪气的扩散,等到正气恢复后,即可逐步铲除患处的毒邪,将脓毒和腐肉彻底排出体外。等腐肉脓液彻底干净,褥疮药膏可促进其生肌收口,加快伤口的愈合。

第一步:拔表毒,控制病情。

古代还未认识到病菌的存在,因此以“毒邪”以概之,其中诸多疮疡方剂来杀灭病菌等毒邪之物,遏制住病情,缓解病痛,也就是现代医学认识中的抗菌消毒。

第二步:铲脓毒,深入病灶。

毒邪控制之后,接下来是促进机体对脓液和腐肉的水解液化作用,也就是袪腐排脓,以渗出液的形式将脓毒排出体外,彻底消除病灶部位持续坏死的情况。以现代医学来讲,就是促进伤口分泌水解蛋白酶,来分解腐肉。

第三步:清血毒,清除余毒。

血毒淤积血液,不能温养四肢,而至周身疾病,针对皮肤血液中残存热毒,以清热解毒方剂,同时配合内服中药清除全身毒素,以新陈代谢排出体外,彻底消除症状。

第四步:生新肌,收敛创口。

腐肉去除之后,则新肉开始生长,营养创面这一步也比较关键,在一些古方中,常用陈油、蜂蜜等来滋养伤口,促进生长和收敛创面。

从伤口局部袪腐生肌,到体质上的扶正祛邪,两者结合才符合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原则,对于褥疮的治疗和护理,祖国医学可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褥疮膏,褥疮,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