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来自广东潮汕的二年级小学生杨杨,像往常一样准时守候在手机前,等待老师来上网课。只不过这次的地点不是在家,而是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脑瘫科一区的病房里。而且两天后,他即将接受下肢矫形手术。
自入院以后,只要到了上课时间,经过病房的人一定都能看到这个肉嘟嘟、可爱的身影正对着手机认真地上网课。别人的病床桌不是堆满药品就是食物,而这个小患者的病床桌放的却是课本和文具。
“孩子很自觉,根本不需要我们催促,有时还要他来提醒我们到上课时间了。”说到孩子的学习,陈女士一脸欣慰。但是一想到,孩子这么小就要接受手术,作为妈妈,陈女士心痛不已。
2012年,陈女士一家欢天喜地地迎来了这个小生命。杨杨是足月顺产,出生时身体各项指数均正常。只是没想到,杨杨6个月大时,家人发现他总喜欢用左手去拍婴儿车上的音乐按钮,右手几乎不动。“我和我先生都是在医院上班的,我们马上就意识到不对劲,所以早早就让孩子开始了理疗。”陈女士说道。理疗后,杨杨右手的活动能力有轻微改善。到1岁时,杨杨的右手仍总是保持握拳的状态,而且右侧身体非常僵硬。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杨杨的左边脑室有软化灶。
坚持接受了好几年的理疗后,杨杨右手的活动能力慢慢趋于正常。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杨杨右腿僵硬的情况却在不断加重。在蹲下或走路时,杨杨的右脚都只能踮着,并且往内翻。
虽然杨杨一直很乐观开朗,但是陈女士还是很希望他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走路。最终,杨杨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脑瘫科被诊断为“痉挛型偏瘫”。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我院脑瘫科一区尹靖宇主任为患儿制定了精准、专业的治疗方案,并于4月12日为其施行“右侧胫后肌延长+胫前肌外移+跖筋膜松解+石膏外固定术”。术后,患儿情况稳定,现已出院回家,待一个月后便可返院拆除石膏,届时再配合系统的康复治疗。
脑瘫患儿常存在肌张力不平衡的症状,长时间处于此状态下,会逐渐导致关节畸形。起初以软组织挛缩为主要表现,后期会出现骨关节畸形,甚至脱位、骨性关节炎等现象。其中足内翻是常见的畸形之一,需要区分导致足内翻的主要责任肌,并对其进行调整。“像杨杨这样同时存在胫前肌和胫后肌痉挛的患儿,任何单一的手术都无法完全矫正其足内翻姿势,同期手术既便于帮助此类脑瘫患儿调整足部内外翻畸形,又便于调整其足踝的跖屈和背屈。
在此,尹靖宇特别提醒广大患儿和家长,脑瘫患儿需要长期坚持康复训练。一旦患儿出现异常的运动姿势,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导致更严重的畸形发生。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