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男子“脸疼”四十载,经过这样一番操作,成功解除其病痛

2020
05/15

+
分享
评论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A-
A+

有一种痛,号称“天下第一痛”,发作时痛到怀疑人生,不敢吃饭不敢说话,不敢洗脸刷牙,面部像是被电击、刀割一样,甚至微风拂面都会触发剧痛......

这是什么痛?它就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其人群患病率为182人/10万,年发病率为3~5人/10万,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WHO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三叉神经痛正趋向年轻化,人群患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和社交。(资料来源:《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间断疼痛四十载 近期症状突然加重

患者金某(化名),男性,今年67岁。据患者自述,40年前,其左侧额部、眼眶及鼻翼处开始间断出现抽搐样疼痛。不久之后,这种抽搐样疼痛逐渐发展至左侧耳屏前。患者遂至某中医院就诊检查,行中药活血化瘀等治疗后,疼痛症状有所减轻,但仍间断发作。

此后,患者长期服用止痛药物、中药等进行药物治疗。近年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已难以控制疼痛发作。今年3月,患者疼痛症状突然明显加重,出现左侧上磨牙牵扯样疼痛,导致无法正常饮食、严重影响睡眠休息。

33531589519292949

▲ 三叉神经结构示意图

经亲友推荐,患者慕名来到上海寻求治疗。经医生详细询问病情,仔细查体,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指由小脑脑桥角及其邻近部位的肿瘤、炎症、外伤以及三叉神经分支部位的病变所引起的疼痛),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Ⅰ、Ⅱ支)。

微血管减压手术解除疼痛

三叉神经痛自愈可能性非常小,《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对药物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给予肯定。虽然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种类很多,但在长期服药以及药物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如常用药卡马西平,常见副作用有眩晕、嗜睡、恶心、皮疹等,严重者可出现共济失调、复视、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肾功能损害、精神异常甚至昏迷。

针对这种情况,《三叉神经痛诊疗专家共识》中明确,当药物治疗的疗效减退或者出现患者无法耐受的药物副作用而导致药物治疗失败时,可以尽早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行三叉神经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检查后,提示患者左侧三叉神经与周围小血管关系密切。

在明确告知手术风险并获得患者家属同意后,为患者实施了左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术中,通过蔡司显微镜(双荧光)可见,患者三叉神经干下方小脑上动脉呈锐角走行,压迫三叉神经干起始处。历时4个小时的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观察。

经不到两周的术后治疗和康复,困扰患者多年的疼痛未再复发,且面部神经正常功能得以完整保留。

赞优质服务 患者亲笔写下感谢信

住院期间,病区专业而贴心的护理服务,也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肯定。

在出院前,患者亲笔写下题为《爱的使者 生命的守护神》的感谢信,高度评价医院医生团队的技术实力,还特别感激护士们提供的优质护理服务。

感谢信全文如下:

93261589519293723

典型的三叉神经痛具有毫无预兆、剧痛无比、反反复复等特点,以致患者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极其小心,惟恐引起剧痛发作。

该病起病初期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相对较长。随着病情发展,发作往往会逐渐频繁,间歇期缩短,疼痛亦逐渐加剧,最后严重影响患者进食及休息。

《三叉神经痛诊疗专家共识》明确,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疗效最好和缓解持续时间最长的治疗方法。但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情复杂程度及手术医生的操作水平密切相关。

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沈建康教授表示,手术过程中识别责任血管非常关键,术中强调全程探查以避免责任血管遗漏。同时,还要避免损伤患者的面神经。手术完成后,三叉神经痛患者一般没有后遗症,预后效果良好。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四十载,病痛,解除,三叉神经痛,患者,血管,药物治疗,手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