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记者获悉,下一阶段,
我省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六个方面着力 推动爱卫运动深入开展
近期,中央文明办发出通知,要求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突出重点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各级文明城市要围绕着力改善农贸市场环境、着力提升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品质、着力改善城乡结合部环境等为创建重点难点和短板问题,进一步规范农贸市场管理行为、完善环卫基础设施配置,实施品质提升、实施垃圾分类,切实改善城市及周边的整体环境。
各级文明村镇要以村庄房前屋后整治,柴堆、坑塘、河塘、沟渠垃圾污水清理,改路改水改厕等为重点,做好"面子"工程。还要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倡导文明新风的举措、要求、共识写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各级文明单位要营造干净整洁、氛围融洽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健康体检、职业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制度,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病媒滋生场所,临路(街)各级文明单位要落细落实"门前三包"制度。
引导家庭成员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用公筷,科学合理佩戴口罩,主动净化绿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间。全国文明城市及提名城市各小区要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邻里互助、小区联谊、健康知识讲座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各级文明校园要做好日常保洁和定期药物消杀的工作,推进"无烟校园"建设。落实健康课程、加强心理辅导,开展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帮助未成年人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心态。教育引导青少年带动家长主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要组织发动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协助做好疫情疾病防控、环境卫生整治、健康知识宣传、心理疏导干预等工作。
组织开展除“四害”行动 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
据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改善环境共享健康”“向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陋习等不卫生不文明饮食习惯宣战”“和谐心态快乐生活”等重点专题开展活动。
同时,各地全面改善公共卫生环境,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组织开展除“四害”行动,预防控制病媒生物传播性疾病的发生流行。
据了解,按照要求,2020年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7.5万户,确保实现全省以行政村为单位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超过90%的目标。
提高全民健康文明的素养,建立全省科普专家库
爱国卫生运动本质是充分发挥群众参加所有跟自己有关的健康卫生、居住环境的整治。
除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健康,主动学习健康知识,主动实践和养成自己的健康生活习惯和方式。还要倡导公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营造健康家庭环境,有婴幼儿、老人和残疾人的家庭主动参加照护培训,掌握有关护理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知识普及工作。鼓励卫生健康行业学会、协会组织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公众的健康科普活动。现在很多媒体上的很多宣传其实有些知识是不健康的,有些可能还有各种商业因素在里面,所以,正确普及知识尤其重要。
在健康福建建设的过程中,我省要建立科普专家库,培训科普的专家应该要纳入管理的范畴。各社区和单位要将针对居民和职工的健康知识普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健康讲座等健康传播活动。
结合疫情防控要求 做好涉疫医废、废水、垃圾处理处置
在疫情防控之中,针对医疗废物具有传染性的特点,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爱卫工作,工作中,紧盯定点医院、医废处置单位、发热门诊和集中隔离点4类敏感目标,重点做好涉疫医废、废水、垃圾处理处置,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目前,全省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达133.1吨/日,平均负荷率为62.5%,我们省的医疗废物全部做到应收尽收、日产日清,未发生二次污染。
自疫情以来,全省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含涉疫生活垃圾)9239.2吨(约83.2吨/日),都做到及时安全规范处置。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