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博士谈中医养生:夏季谈养生

2020
05/13

+
分享
评论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A-
A+
夏季养生之道

97031589325595679  

余博士专栏 

夏季是指立夏至立秋前,从立夏起大自然中地面以下的阳热之气开始浮出于地面以上,人体内的阳气也与之相应开始浮出于体表,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多,人体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使出汗增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以适应暑热的气候。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火也,夏气属火,夏气通于心,故夏季养生当以养心为主。 

45851589325595768

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为“君主之官”,为五脏之首,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它五行属火,主血脉,通过心气来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周流全身,营养和滋润全身组织器官、形体官窍和皮毛,同时心主宰了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

61721589325595886 

心的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心气充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所以养心就是养护心气心血,使心阴心阳平衡不虚,血脉通畅,否则长期失于养护则容易产生失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系疾病,那么我们如何来养心了,作具体阐述如下: 

一、养心气

心气足才能有力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心气不足,则鼓动无力,可表现为心慌、气短、自汗、乏力、失眠、胸闷甚则胸痛等。由于夏季暑热迫汗液外泄会耗气伤阴,易导致心气心阴不足,因此我们要注意预防,运动或者劳作不能过度,因为动则气耗,气易随大汗而外泄;思虑劳神要有度,因思虑劳神会消耗心气心血;饮食要寒温适宜,不能贪凉饮冷损伤脾胃,否则可导致气血生化乏源。

27191589325596069

有上诉症状的心气亏虚之人可以适当服用中药人参(味甘,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为补心气的良药)、党参、黄芪、白术、桂圆肉(即龙眼肉)、甘草,中成药如归脾丸为补益心脾的经典成药,可以酌情服用,或改丸药为汤药以提高疗效。另外可适当使用一些酸性的药物或食物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并止汗生津止渴,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如进食乌梅汁、杨梅、柠檬、山楂、橙子、猕猴桃等。 

二、温心阳

心阳能温煦通脉,心阳失于温养,会在心气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畏寒肢冷,胸痛憋气,面色发白等不适,而夏季人体和天体阳气最旺盛,是我们养护心阳的最佳时期。

11531589325596158

此时我们要注意不能过度使用空调、风扇或适当调高空调温度,不能贪凉尽量饮用温水且注意避免过度饮水,让人体适当多出汗以排出体内停留的寒湿之邪以防其不断损伤人体的阳气,阳虚寒盛之人,冬天又容易发作虚寒性疾病的人,可酌情采用三伏贴或艾灸或拔罐或辨证服用温阳的中药如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逆汤(黑附子、干姜、甘草)等,正如民间所说的“冬病夏治”。 

三、补心血

心血足则血脉易流利通畅,脏腑组织器官、形体官窍等能得其滋润濡养,心血不足则易出现心慌不适、健忘、失眠、面色无华,唇甲苍白,头晕眼花,舌淡苔白,脉细。

72721589325596247

夏季汗出较多,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二者都是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因此夏季要适当补心血,可适当服用桂圆肉、鸡蛋(其中鸡蛋黄有养心血安神作用,可每日食用一个),必要时增加酸枣仁、柏子仁、阿胶、熟地、当归、白芍或归脾丸等药物 

四、滋心阴

心阴能滋润心脏、制约心阳心火过旺,心阴不足可在心血不足的基础上出现手足心发热,心烦,失眠,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夏季暑热重汗出多易耗气伤阴,故酌情食用百合、麦冬、西洋参来养心阴或服用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以补气养阴;心烦气躁,口舌生疮者可适当进食莲子心、金银花、连翘来清心火,绿茶、绿豆、冬瓜、西瓜等利尿导火从小便而出。 

五、调节情志、调息静心

心主神志,主宰人体的情志、精神、意识、思维,同时它们又反过来会影响心脏的生理功能。所以要排除杂念,减少思虑,念头多了会心志涣散,思虑过多会暗耗心血;要多闭目以养神,静坐调息以静心宁神,夏季炎热容易心烦易怒,要调节自己的情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35111589325596378 

六、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既可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的循行防治血液瘀滞,又可动则生阳,有助于排出体内的寒湿之邪,运动的时间以早晨为佳,运动的方式以走路、太极拳、八段锦等为优。静则生阴,动则生阳,要动静兼修,形神共养,才能使体内气血流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 

七、注意祛湿

暑热多夹有湿邪,今年进入大暑后湿气尤重,要注意祛湿,祛湿得给湿邪提供去路,要么通过出汗的方式以外出,要么通过小便的方式以内出,保护阳气及适度运动都有助于汗出,过度饮冷或吹冷空调等因素易导致毛孔关闭而汗出减少要注意避免,同时结合自身体质可酌情选用绿豆、冬瓜、薏苡仁、红豆、西瓜、滑石等利湿消暑。

85401589325596505 

总之,夏季养生要利用夏天阳气旺盛和暑热致病的特点,结合自身的体质及心的生理功能,在阴阳学说指导下,或温养阳气,或滋补阴血,或阴阳双补、气血平调,既要不损伤阴阳气血,又要调节阴阳平衡,使阴平阳秘,为秋冬收藏提供较好的阳气基础。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夏季,养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